拨开迷雾看6·29暴跌的真实原因


              拨开迷雾看6·29暴跌的真实原因

 

    6月29日,上证综指跌4.27%;深证成指跌5.03%。对于股市再现暴跌局面,猜测颇多。有人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发行价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低,所以迫使银行股向下寻找平衡;有人认为创业板股票补跌促成了此轮暴跌;有人认为有关部门表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促成了地产类股下跌;还有人认为美国联储表态将放弃维持低利率的消息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特别是在农业银行发行的问题上,专家的意见似是而非:一方面说该行发行价拉低了银行股整体估值,一方面又说农业银行定价偏高。我认为,看待农业银行的定价不能简单对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毕竟,农业银行是一家很特殊的银行,促其此时上市更多的还是政府意愿;该行上市后,也不宜与另外3家国有控股的大行“打包”加以分析。就是说,应该把农业银行当做一个特例进行分析。

    创业板股价下跌、房地产调控不松懈、美国联储可能放弃低利率政策,这些因素都早已包括在此前的预期之中,根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因素。即使中国选择加息,也毫不奇怪。进一步说,早在5月中旬,这些所有的最坏的预期都被看到了,而不是6月28日或者29日才有。而且,汇改、暴雨灾害、十二五规划以及围观方面诸如中金公司获准二级市场买卖A股、小QFII即将推出等因素还形成利好支持。

    那么,股市为什么暴跌?是否还要“继续向下寻找支撑”?我认为,暴跌的主要原因还是股市政策上。一、向限售股的个人股东征收个人所得税,打乱了政策格局。这项看似是“均贫富”的好政策,其实是个急就章。最近,税务部门通过发布对该政策的解释文本,纠正了最初发布的政策中的一些问题,这其实反映的是政策制定上的缺陷。此举对中等以上的投资者形成政策不明预期。二、股指期货推出后,没有发挥出稳定市场的作用,而是成为一个炒作品种。这也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三、创业板高价发行、资金超募等对投资者持有股票形成很大压力。

    我在前期分析股市下跌原因时,强调了四个方面:加息与否备受煎熬;房地产政策大转身;国际市场环境动荡;国内股市政策以及改革规划也有可检讨之处(参照《是谁按动了A股大跌的“按钮”?》)。

    目前,我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不过,鉴于加息与否因重启汇率机制改革而明朗,房地产政策也已明朗,国际市场环境方向较为清晰,那么,在此形势下,股市政策方面的问题

就凸显出来了。由此,稳定市场的最直接手段就是股市政策了。至于该采取哪些措施,我还将另文分析,敬请留意我的分析。
   
    对于股市前景,我偏于乐观。所谓股市将继续向下再寻支撑的观点,并不成立。有人认为,昨日成交金额约1,367亿元,与上一交易日收盘成交额908亿元明显放大,预示着大盘将继续下跌,我也不赞成。在我们这样一个后股改阶段的股市,对于成交量的评估需要“过滤”一下。既要重视成交量,也不要夸大成交量的作用。因为,成交量中有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