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地板行业一直处于过度竞争的局面。早在2005年,大自然地板就发动过轰轰烈烈的洗牌行动。当然“洗牌2005活动”更多是指实木地板企业,尤其是“黑五类”地板企业,活动过后地板杂牌企业已然哀鸿遍野。目前,洗牌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地板行业,波及数以千计的地板企业。面对日益明显的行业整合趋势,地板企业该何去何从呢?
一、地板产业进入发展期
经济的腾飞带来了装饰市场的火爆,地板品类组成也发生了结构变化,1999年强化地板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了实木地板,2007年实木复合地板超过了实木地板。三种品类地板市场分道扬镳:强化木地板走普及型,复合木地板趋向工薪阶层及工程项目型,而实木则走向高端消费市场。比起当初强化地板初进我国价格高于实木地板,十多年来这种变化竟是一个有意思的轮回。实木符合居室环保,消费观念在随时代变化。
这两年来地板行业一直处在企业资本整合,洗牌与市场调整的动荡状态。随着凯雷、摩根斯坦利、联想投资、IFC、三林集团等国际资本的涌入国内地板业,注资地板企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张,以‘生活家’、‘大自然’和‘安信’、‘圣象’、‘四合’地板最为显著。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地板出口型企业遭遇严重困难,‘出口转内销’由于没有成熟渠道和内销经验,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境地。像上海永乐电器老板陈晓变为国美的打工仔一样,有的地板企业变卖资产或者向专做OEM发展定位。同行老板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的报道也不断出现在媒体报端。总的来说,市场整合的局面变为现实,这其实是行业发展的成熟表现,金融危机引发和促进了这一历程。
二、地板行业整合已成趋势
林产工业协会张森林会长表示“现在全国有近5500家地板企业在竞争,这个数字应该减少,最后整合到100家左右,行业才能算步入正轨。”持同样观念的还有木材流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高志华会长,他认为未来在中国市场上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板品牌不太可能多于100个,再进一步整合,最后可能只剩下50个,“在欧洲,也就只有20多个品牌”。结合种种行业发展现状,地板行业整合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1、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地板企业数量开始明显下。
新增地板企业寥寥无几,大批投机性、小规模地板企业开始退出地板行业,特别是实木地板企业更加明显。例如国内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南浔,最高峰时地板企业的数量达到370多家(工商注册),到2004年年底,该区只有100多家地板企业尚能正常开工,大半企业已关停并转或处于半停工状态;而国内最大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基地江苏常州,也不复见新兴企业遍地开花的胜景;国内最早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基地湖南长沙,企业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30多家下降至不足20家……
2、低质低价地板价格触底,已没有向下空间,价格战威力失效
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地板企业,依靠价格开辟市场,以量大求赢利,个别中、小企业地板的出厂价格之低,到了令人不可理解的地步。就目前其出厂价格分析,设备、厂房等投资的折旧、税收等正常财务开支已经被企业算在成本之外,其成本核算,可能只是计算简单的材料及加工费用,不少业内人士断言,这种价格其实已是明显的“暗亏”,除非企业亏本大甩卖,否则再向下突破的空间微乎其微,低端地板市场价格战已经走到了尽头。
3、低端建材市场风光不再,率先出局
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做地板门槛低,一是设备投资不大,工艺相对简单;二是销售简单.找几个大点的经销商,很容易实现快速分销.实现利润。对低端地板市场来讲,品牌多如牛毛,价格战反复;中击之下,不仅厂家利润跌至谷底,经销商利润也十分微薄。微利决定了低端地板经销商很难承受较高的门店租金,很难在店面装饰、店内布置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低档的廉租建材大市场就成为了低端地板销售的主渠道。
4、品牌企业动作频繁,主动清理门户
中国企业善打价格战,不仅前期新兴中小企业如此,近来大中型地板企业也相继出招,以强化木地板为例,从60多元的“标准王”到不足50元的特卖价,一个比一个低.从上而下的价格攻势,由于质量、品牌的双重保障,吸引了大批低端消费者,成功地压缩了低端杂小品牌生存空间。
三、面对整合趋势 企业应注重自身竞争力
1、风格创新提升产品品位
地板风格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产品风格化的驱动下,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利润,也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风格成为了强化地板竞争的核心之一。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产品引入、增长、成熟和衰退。新产品被引入市场后会占据领导地位,同时也必须担负起教育消费者的任务。此时的重点应当是整个市场的培育,而不是市场份额的多少。
形象比较竞争则注重新产品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2、科技创新成提升企业重要竞争力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地板企业也随之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力争在地板同质化的困局里开拓出自己的一条腾飞之路。地板产品必须要突破款式单一、风格老套的传统概念,要推出含金量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以更细腻丰富的视角开发产品,靠科技领航。
针对现在地板的同质化问题,科技含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卖点就是其独特性,而这就得靠科技来支撑,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某地板品牌 总经理说,“就四川地板 的现状来说,地板必须要向品牌的方向延伸,必然要自主创新,这也是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地板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服务强化带动地板品牌竞争力
离《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的发布已经过去了4年,在实践的检验中,企业大部分已经认识到了服务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在现在的消费环境下,卖方市场已经过去了,只有服务,而且是优质服务才能给企业带来销量的同时还带来品牌提升的附加值。
对于地板行业而言,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开发,地板行业也随之疯狂了很多年。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这些竞争也都是以各行业的各品牌为载体展开的。每一个行业都只能有少数的玩家,其他没有以强势品牌为载体的产品将只能成为陪练者或观众,其最终结果必是淘汰出局。
地板行业面临大整合的现实无疑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未来三年将有60%的地板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将成为引发行业变革的重大事件。同时这也将为消费者选购地板品牌带来一定的困惑,在行业整合的大潮中,木界提醒消费者,必须睿智地选择可靠的地板品牌,才能确保消费权益不会受到侵害。(编辑 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