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血染百年的历史疑云•五胡乱华之篇外篇(二十四)
犹如世界杯的激烈角逐,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大地,也成为了一个偌大的赛场。各路人马纷纷亮相,汇聚于此,他们在不断的拼杀中晋级,或是惨遭淘汰。其中最为抢眼的,当属慕容氏。虽然他们最终出局,未能折桂,但他们的坚韧和努力,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魏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所列举出的十六个国家,慕容氏就占了三个:前燕、后燕和南燕。用时下最热门的说法,就是慕容氏在这一时期上演了一场世人瞩目的“帽子戏法”。这还不算没有统计在内的西燕,和与慕容氏有着极深渊源的北燕。
慕容氏能从鲜卑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部落,打败同种同族的段氏和宇文氏,自辽东强势兴起。之后又趁邺城巨变、冉闵诛灭石氏之际问鼎中原,成为中原新的霸主。可以说,这个过程是幸运的,也是艰难的。他们最初建立的前燕帝国覆灭后,其家族成员无时不刻不做着复国的梦,他们将屈辱憋在心里,不断寻找着复国的时机。前秦败落后,各族武装纷纷反叛,其中最活跃的也是慕容氏:先是慕容垂回到前燕故地,重整山河。随后北地长史慕容泓在关东、平阳太守慕容冲在平阳起兵响应,先后建立了后燕和西燕政权。
这个类似防守反击的过程,也让慕容氏饱受非议,给人们的印象,他们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事实上,慕容氏家族从来不缺少政治家和野心家。慕容垂的背信弃义,慕容暐的出尔反尔,他们凡事以政治为出发点,以最后的成败论英雄,从不在乎这个过程是否和人性伦理相悖逆。他们用实际行动,一次次证明了政治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但要说到这方面的佼佼者,在路卫兵看来,慕容德当之无愧。也正是他,让慕容氏家族上演了“帽子戏法”,完成了慕容氏的最后辉煌。
慕容德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小儿子,“姿貌雄伟”,继承了游牧民族的体魄,却又博览群书,吸取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在性格上,慕容德“性清慎,多才艺”,是位儒将。每次讨论军国大事,“言必切至”(《晋书》),能抓住问题的牛鼻子。也就是说,慕容德不属于那种拼杀疆场的悍将,他更像一个出谋划策的儒生。拓跋氏再兴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受到冲击,中原大部分领土沦丧,后燕被分割成两部分,后燕的传承最后被冯跋斩断,建立了北燕。慕容德则趁机建立南燕,让慕容氏的辉煌又延续了十年。
慕容德和哥哥慕容垂之间的渊源很深。慕容德一直追随慕容垂,慕容垂也非常赏识他。慕容德能建立南燕政权,也得益于慕容垂临终前对他的委任,这是后话。在慕容垂眼里,慕容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谓“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把他比作当年东吴的吕蒙,评价是很高的。枋头之战击败北伐的桓温,慕容垂是主角,但时任征南将军的慕容德也是功不可没。慕容垂遭到太傅慕容评的排挤,愤而投奔前秦,慕容德也因为和慕容垂交好,“德坐免职”(《晋书》),受到了牵连。
慕容德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前燕末帝慕容暐在位时,也是前燕与前秦对峙的时期,恰逢前秦内部叛乱,苻双和苻柳双双起兵反叛苻坚,于是慕容德上言慕容暐,让他抓住机会攻秦,结果慕容暐未采纳,坐失了良机。在慕容德的心中,政治永远摆在第一位。前燕败亡后,慕容德也和慕容氏家族一起,被押送长安,苻坚委任他为张掖太守,苻坚攻晋,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对他礼遇有加。然而,慕容德和慕容氏家族其他成员一样,都有着复国的愿望。如何实现慕容氏复兴,这是他首先考虑的,其他都在其次。这点和慕容暐、慕容垂稍有区别,此二位也想复兴慕容氏,但面对苻坚的善待,他们还稍稍体现出了良心上的不安,而慕容德则只有政治上的冷酷。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苻坚淝水落败,与张夫人走失,慕容暐想护送张夫人去找苻坚,慕容德不让。说“戎事不迩女器”,女人都是祸水,打仗要远离女人,“宜掩目而过,奈何将卫之也”,你假装没看见就完了,干嘛还护送他找苻坚,慕容暐没听他的。回到荥阳,慕容德又劝慕容暐,“乘其弊以复社稷”(《晋书》),让慕容暐趁乱复国,慕容暐也没采纳。慕容德没办法,只得跟随慕容垂回到了前燕故地。
还有一个例子。苻坚大军被打散后,他逃到了慕容垂的军中,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父亲杀了苻坚,慕容垂表现出恻隐之心,说“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苻坚对我有恩,咱不能趁人之危。慕容德则说,“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辱,岂所谓负宿心也!”(《晋书》)。前秦强盛时,灭了慕容氏,现在前秦败了,我们正好可以复国。按道理,他说的也没错,但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慕容德心中是只有政治、只是权力的,他完全没有念起苻坚对他的礼遇善待之恩。
投降苻坚,是慕容德在前燕灭国后的无奈,他心里反对苻坚、想杀死苻坚,也算是正常反应。而剿灭同是慕容氏宗族的西燕,则充分体现了他的冷血。慕容垂想攻灭西燕,这是慕容氏内部的厮杀,“群臣咸以为疑”,都不太支持。慕容德则不以为然,说西燕建立的是伪政权,“宜先除之,以一众听”,这当然符合慕容垂的心思了。也正因如此,慕容垂对慕容德更加器重。慕容垂临死时,“敕其子宝以邺城委德”(《晋书》),让儿子慕容宝将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境内)交给他,邺城是前燕故都,中原的重心所在,位置十分关键。慕容宝继位后,又任命慕容德为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镇守邺城,专门负责南方战事,防范东晋。
然而,拓跋氏的铁骑横扫中原,慕容德并没有恪尽职守、坚守邺城。而是见势不妙,“率户四万、车二万七千乘,自邺将徙于滑台”,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后,“置百官”,自称燕王,另立了门户。滑台“介于晋、魏之间,地无十城,众不过数万”(《晋书》),属于四通八达的平原,不易防守。于是慕容德又率众向东攻取青、兖二州,入据广固(今山东益都)。公元400年,慕容德在广固称帝,史称南燕。
以人性而论,慕容德不敢让人恭维。但若以治政而论,慕容德的确算得上一把好手。慕容德熟悉政治,也深谙治世之道。这从其东迁青、兖时,“军无私掠,百姓安之,牛酒属路”,一路上受欢迎的程度上,就可见一斑。慕容德治理下的南燕,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成为乱世中相对安宁的一方净土。慕容德很重视教育,他建立学堂,让一些高官子弟入学,并“大集诸生,亲临策试”。在经济上,慕容德“置盐官于乌常泽,以广军国之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战乱,当时南燕隐蔽户口的很多,“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慕容德严令清查,“得荫户五万八千”(《晋书》),极大增加了税源,南燕国力遂强。
慕容德在识人用人上,也很有主见。一次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就问群臣,说我“可方自古何等主也”?我能和过去哪位帝王相媲美呢?青州刺史鞠仲说“少康、光武之俦也”,你是中兴之主,堪比夏朝的少康、东汉的刘秀。慕容德让人赏赐他千匹帛,鞠仲一看这赏的也太多了,我不就说了句好听的话吗,不敢要。慕容德说,你想得美,你要我也不给,“卿知调朕,朕不知调卿乎?”你知道戏弄我,我就不行耍耍你吗!韩范进言说,君无戏言,他瞎掰行,你不能说了不算,你是皇上啊。慕容德一听这话在理,很高兴,赏了韩范五十匹帛(看来赏一千匹确实是在耍鞠仲,出手没那么阔绰嘛)。足见慕容德能分辧出哪句话是真心的,哪句话是拍马屁,看人准着呢。正因如此,南燕“朝多直士矣”(《晋书》),营造了一个言论自由的良好氛围。(文/路卫兵)
声明:本博中的文章诗词均为路卫兵原创作品。报刊转载须经本人同意,个人转帖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作者联系方式详见本博首页。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