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推动广州商圈业态升级


财经周评(10-34):城市改造推动广州商圈业态升级

彭澎

 

广州的商业发展是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早在2001年,广州规划局跟当时的商委组织制定了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这是第一次把商业规划跟城市规划结合起来。

商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广州的商业发展是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早在2001年,广州规划局跟当时的商委组织制定了《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这是第一次把商业规划跟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这个规划至今还在发挥它的影响力,在这个规划里面,引进了一个“三级商业网点”的概念,全市级是中心级,当时确定了上下九、北京路和天河商圈三个全市中心级;另外一个就区域一级,比如说江南西和环市东等;再一个是社区级。

另外,当时还作了业态方面专项规划,比如说批发市场、商业街、步行街、购物中心等,后来我们又搞了《广州市地铁沿线商业网点规划》,一个《广州市中心镇商业网点规划》,中心镇即卫星城。

除此之外,近些年有一些新的设想,第一个就是退二进三,在中心城区里面第二产业要迁出去,置换成商住小区或商业地产。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开发的员村地区,会把它作为一个泛CBD的部分,珠江新城CBD延伸区。

专业市场不应该在市中心城区长期存在

目前广州市政府规划的思路是把广州批发市场从内环路圈迁出去,例如把艺景园迁到黄埔南岗去,搞了一个国际玩具礼品城;曾经也想把白马服装城迁走,但是因为种种问题没有迁出去,但是这个思路是明确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政府今年提出“三旧”改造,对于商业形态产生一定推动作用。另外亚运会之前,有八条地铁线通车,这个也会对整个商业带来比较大的变革,我们知道当年的天河城刚刚建设成之后门可罗雀,后来地铁通了以后才带动整个天河城的兴旺。

广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定要提升商业档次

商业发展不能全部随行就市,政府还要加以引导。90年代初,广州有很多灯光夜市,西湖路、黄花岗等等,打一个竹竿加两个钢管就在马路边摆摊,占道经营情况十分严重,如果广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肯定要提升商业档次,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后来灯光夜市消失了。以前农贸市场都是在沿街卖的,现在都进入市场了,这叫“摊档入室”,而且绝大部分农贸市场比超市还要大。这些就是随着消费层次提高,发展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在中心城区如果说专业市场影响了交通,影响了城市管理,最终肯定要取缔,要不转移出去,要不就地升级,如中大布料市场,一个中国轻纺城出来,已经自己在开始升级了。现在荔湾要拆古玩街,荔枝湾河涌要复涌,给商家留一栋楼,他们不肯进去,说进入就不旺了。那没有办法,一定要升级,城市不能把所有的马路给你做商业,商业应该在楼宇里面,这个是世界发展大方向,要做大排挡去郊外去。

我们确实需要跳出去发展市场,到一些郊外的地方去,不应该在城市中心发展批发市场。我们传统的商业形态肯定要升级,要么就转移,就是这两条方向。我们要搞亚运会也好,今后要发展国家中心城市也好,这肯定是一个方向,这点商家一定要有清醒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