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楼市稳健运行


    上周六,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改的重启。因此,银行、保险、券商、房地产、航空、造纸等具有人民币资产属性的行业个股昨天受到追捧。

    第一次“人民币汇改”是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持续到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第一次“人民币汇改”的背景是,全球经济处于上行周期,中国经济更加繁荣,外需和内需两旺。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资产重估行情”。

    时隔五年之后,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继续完善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盯住美圆”的非常之举宣告结束,恢复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就是第二次“人民币汇改”,其背景是全球经济稳步复苏,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渐行渐远。第二次“人民币汇改”本质上是中国政府货币政策的退出,或者说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举措。

    大家一定会想这样的问题:此次汇率改革是否会迎来第一次“人民币汇改”后楼市、股市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呢?这样的问题在严厉调控房地产的今天似乎很不合时宜,过去两个月楼市严厉的调控政策今天依然炽热,楼市不到地狱就算好的,何谈牛市?

    从过去两个多月严厉的调控看,中国楼市没有理由继续高歌猛进;从经济结构转型看,中国楼市没有理由继续疯狂上涨!像去年那样上涨的情况也只有在金融危机那样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才会有,毕竟经济面临复杂问题,所以房地产不得不承担救主的角色,这种救主的角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然是概率很低事件,大家不可以再奢想!记得不少人面对去年疯涨的楼市行情,对传统行业失去的不仅是信心,而且是真正的行动,那些需要耐心创新、管理实现利润的行业面对2009年楼市的疯狂,心理不平衡是最常规的情况,当然不少人、企业已经加大了在地产领域的投资,这种趋势对于发展的中国来讲,是要不得的,否则中国社会都会坐吃山空,所以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容之一一定包括了改变房地产投资投机心态在市场中加剧的趋势。鉴于上述原因,楼市调控风声下,楼市降低上涨速度甚至个别城市房价下跌成为必然。

    当然,市场格局总在变化中发展,人民币二次汇改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尤其人民币升值未来势必成为阶段性趋势,而升值就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入的必然性。大家很清楚,国际资本流入绝对不是小儿游戏,不会没有作为。大家的判断是楼市严格调控之下,国际资本很难流入,但问题是此次调控并非全国一盘棋,而是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市场状况进行的多样化调控政策体系,所以国际资本成为未来中国楼市一定的力量几乎是不可回避的趋势。

    从严厉调控的角度看,房地产上涨减速或者个别城市下跌成为必然;但从人民币升值后,国际资本逐利的角度看,很显然,中国楼市多了一股和调控方向相反的做多力量。这样双方力量的博弈,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运行显然是有利的,避免了中国楼市目空一切的下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