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叶檀
——“新粤商商界领袖圆桌讨论
○叶檀:《每日经济新闻》首席经济评论家
○信力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
○陆骥烈:格兰仕总经理
○于洪涛:星期六鞋业董事
○弓总监:万和集团
信力建:说到成功转型,涉及经营者的能力、资源、思路等,我们也会在新的形势下做得更好更优,打造好品牌。2008年的施行的新《劳动法》和最近出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对于企业而言,只能靠增加收费和拓展业务来协调。我们集团的用工很规范,为每一个员工都购买了社保。公务员和国企是事业单位,政府包揽所有保障,工人和农民则得自己花钱买保障,是一种商业保险,非国家保险。这是不对的,国企应将其资产和利润注入社保基金,成为全民的社保来源。
陆骥烈:转型不能在危机的时候谈,我们要未雨绸缪。在危机中,是很难具备转型的各种条件的,因此,企业对自身要有前瞻性的规划。08年后,我们的销售增长了30%,从某种微观的角度看,里面蕴含着某种转型。比如,原来我们外销占70%,现在下降到了60%。我们预计,这个销售结构还会进一步调整。
叶檀:似乎每个企业都很有乐观,自信满满。那我们的企业按现在的模式做就可以了吗?
陆骥烈:这是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的结果。其实,我们制造业压力非常巨大。现在,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都在上升。对于企业,输入性的通胀、输出性的通缩并没有根本解决。科技成本在未来几年也会继续上升,比如产品的低碳技术改造。况且,我们正处在大品牌来临的序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