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行医补记(三)——喉部乳头状瘤的成因


国内教科书上的喉部乳头状瘤的病理原因通常写着:以结缔组织和血管为核心,由复层鳞状上皮聚集而成的上皮瘤,可为单发或多发。有人认为皮肤疣和性病湿疣及乳头状瘤可能为同一种病毒或不同种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发病位是声带前端,声门前联合,表面不平之菜花样、灰白色、淡红色肿块,可扩散到声门下和气管。

中医的解释是:本病内因多为肺热、肝滞,外因多为邪毒的侵袭,致使邪毒困结于喉窍而为病。

 我查阅的国外资料,已经确认为病毒引发,分离出该病毒的专家获得了某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至于为什么会持续复发的解释有两种:

种植说:由于病毒本身弥散在空气中,能够不断在喉部种植、繁衍。这种解释比较令人绝望,即使那些被激光烧灼掉的病毒,只要存在DNA片段就能够复制;同时也太低估了人类千万年进化的本能,人类就是不断与各种生物与微生物竞争,最后达到现在的状况。

感染说:病毒对于整个喉部感染,至于喉部乳头状瘤则是感染的表象。因此控制病毒复制就成了关键。

我认为喉部乳头状瘤应该不是感染的唯一症状,口腔红润,嘴唇鲜红也是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