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贫富悬殊把中国推向阶级斗争的深渊
作者:王世保
一
邓小平为了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中国的私有化改革衍生出了两种原始资本积累的途径,一种是官员利用公权力夺取原本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使其成为私产继而成为官僚资本家;一种则是少数人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市场竞争逐渐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成为了依靠市场起家的新兴资本家。无论是官僚资本家还是新兴资本家,他们都在继续利用原发的优势聚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原来的工人和农民则正在失去他们原来占有的财富和资源,成为庞大的赤贫的新兴无产者群体。
私有化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差异化,而市场化则在社会财富差异化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规模化聚集,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即少数资本家阶层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料,而绝大多数工人和农民只能拥有少量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力。随着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这种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是日趋严重。
二
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前所未有的和谐,本是这些国家广大无产阶级经过近两个世纪的阶级斗争后才达到的。支撑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普世价值”并没有阻止早期的资本家对广大无产阶级的野蛮的剥削与压迫。面对资本家的野蛮剥削,西方社会的广大无产阶级通过持续不断的革命、罢工、游行、示威和结社等斗争的方式,不断地向资本家及其把持的权力集团展开艰苦的斗争,他们通过阶级斗争争取到了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限度的权益。
中国的新兴无产阶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实施的福利主义和税收调节政策都是广大无产者通过艰苦的阶级斗争争取到的。它们从来都不是那些资本家及其掌控的政治集团依据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理念主动地施与广大无产阶级的恩惠。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只能加剧那些资本家资本-权力集团的嗜血的贪婪本性。
三
阶级斗争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阵痛,也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和谐的途径。广大无产阶级只要不愿采用暴力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就必须通过阶级斗争从资本家及其掌控的权力集团那里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资本家及其掌控的权力集团要想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继续存在,就必须拟制自己的贪欲,给予广大无产者争取的权益。
因此,中国现代社会中那些先富起来的资本家组成的权力-资本利益集团要想摆脱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铁律,就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得失,主动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向那些日趋走向赤贫的无产者阶层让利;不要等着那些赤贫的无产者阶层团结起来使用各种手段去争取。如果中国当下的权力-资本利益集团继续惟利是图,继续野蛮地聚集社会财富,那么中国未来的社会必然会走向跌宕起伏的阶级斗争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