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后的感慨---再读林哲的《无处生活》


 

   如果说有一本书,它不是文学名著,也没有多么深邃的思想,然而却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无意中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若有若无地影响着你的生活轨迹,它不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没有湮灭,反而在你的灵魂深处更加执着的占有一席之地,在你茫然出神时,时不时地摇动刺激你一下,并促使你决心回首寻找回这段历史的书,它一定是与你有着非同寻常缘分的书。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无处生活》以及它的作者林哲,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一个很喜欢怀旧的人来说,十五年来,我一直未曾忘记。如我一样,很多人在社会改革洪流中都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归宿,跌跌撞撞、稀里糊涂地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文◎葛孚学

 

     大约在1994年左右,我还在江城上学,突然在一份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小说连载,题目是《无处生活》,作者林哲(美)。记忆中这份报纸似乎是中国青年报,当时班级里没几个人喜欢读报,也更无人在意这篇连载,但当我从半途中读到这篇小说时,内心很是一颤。我被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文字所深深吸引,作者林哲,是男是女?几百字的一期连载足以吊起人的胃口,于是我便对这份报纸用了心思,并盼望和留意每期的报纸动向,生怕错过一期,报纸被人拿走糟蹋了,幸运的是,当时我还掌握着报箱的小钥匙。

 

    小说中描述了杭州女子晓雪在北京邂逅美籍华人刘吉米后发生的一段感情,当吉米带着满怀浪漫幻想的晓雪来到美国西海岸后,才发现等待她的是一个沉闷压抑如古墓般的中国旧式大家庭,在这处豪华的刘氏“桃源山庄”里,女主人刘老太太,她只是希望晓雪能给她生个孙子,否则便不能和吉米结婚。虽然,吉米是深爱晓雪的,但晓雪已感受到了这个家庭成员对她的排斥和不信任,在刘氏家族看来,美丽的晓雪毕竟来自大陆的无产阶级,是喝着共产主义奶水长大的,大陆女子的眼睛里都充满着阴谋;而他们则是美国的有产阶级,他们的生活习惯、基督教信仰都有足够的资格对晓雪施以脸色。每周一次的家庭祈祷聚餐,老太太都会神情严肃地说:“人都到齐了,先祈祷。。。。”

    晓雪从小就和被爸爸抛弃的母亲相依为命,来到美国这个家族,她并不习惯这样的家庭气氛,然而这个大家族是不允许分家的,当晓雪发现吉米禁止管家教她学开车时,心已经凉了。他们时刻在提防着她,防止她学会开车后飞走。

有很多次机会,吉米和晓雪是可以举行婚礼的,但吉米生性敦厚孝顺、怯懦的性格让他一次次失去机会,特别是他初到美国打工时遇到的台湾山地歌手艳花更是他的一块心病。艳花曾是吉米年轻时的情人,也因为母亲的阻挡而留下遗憾,这个可怜的艳花为了能够给吉米生个儿子已经流产十二次了,当身心备受摧残的艳花好不容易等到吉米远在北京的前妻病逝,可以继任吉米的妻子之际,她却鬼使神差地与一位流浪的黑人博士斯通闪电结婚而后又离婚,吉米一直对此艳花的这段历史耿耿于怀,而艳花则是后悔不已,十几年都等了,为何几个月却等不起了,想起来锥心的疼。

    晓雪在来美国之前,曾在北京某研究所从事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吉米的出现打断了这个文学梦,她一度迷失了自己。于是不甘心充当花瓶的她偷偷地学会了开车,去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学习。教她开车的则是来自大陆的穷画家—林希。

林希,一个刚生下来就被身为香港左派激进分子的母亲所抛弃,父亲因此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从小靠奶奶长大的孤儿,最后也随舅舅移居到美国。虽然亲生母亲也在美国,却不认他这个儿子。林希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在给美国的那些台湾富商的子女当家教时认识了吉米的女儿琼。琼疯狂的追求林希,然而深谙阶级学说的林希深知自己与富家千金琼是不可能的,琼追求的不过是电影《牧马人》中的浪漫色彩而已;况且他的心早已被晓雪的气质所征服。在晓雪偷偷逃离桃源山庄无处安栖时,命运把她和相同文化背景的林希结合在了一起。

    刘氏家族一直反对琼与林希的接触,他们认为这是穷画家在利用年幼无知的琼,意图霸占刘家财产。吉米当然对林希这个充满魅力迷惑住他女儿的画家充满了十足的敌意。当后来吉米无意间得知晓雪竟然与林希结婚了时,他感到的是被这个女人利用后的极度悲愤。

    晓雪和林希结婚后,首先面临的是经济收入和吃饭问题,为此,晓雪不得不去一家汽车旅馆打工。林希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晓雪负责任的心态,撕毁了静心创作的油画,借以表决与以前只会画画的林希决裂,他要下海经商冲浪!或许是上帝照顾,林希抓住一个机会从一个破产的香港老头手中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一处房产,虽然房子很旧,但靠着林希一双艺术家的手,硬是把这个破房子点缀成了两个年轻人的伊甸园。尝到甜头的林希还幻想着能够多物色几个这样的房子,多遇到几个破产的香港老头,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时,被晓雪强烈的制止了,因为这是晓雪在美国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家。

    在林希准备上班挣钱时,那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了,身为艺术家的人,激情来得快,消失的也快,遭受创业打击的林希又一蹶不振了,在小两口经济最拮据的时候,穷画家的毛病又犯了,喜欢音响的林希竟然不顾一切斥资一千美金购得了一台山水音响。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账单,晓雪不得不再一次走进那家汽车旅馆打扫卫生。

    穷困中的林希为了保持自己在琼心中的神圣形象,几次把向琼借钱的想法被强自压了下去。在表弟的劝说下,林希怂恿琼一起去北京办起了投资公司,在哪个合资吃香的年代,他们俩很是发了一笔。这时,林希与晓雪的感情已经是越来陌生了。

   

    实力雄厚的刘氏家族,也因吉米的妹妹房地产投资失败面临着破产危机,曾经铁板一块的桃源山庄将面临着分割出卖的下场,老太太痛心不已。于是老太太弃多年信仰的基督加入了密宗日莲正宗教,开始念起“南无妙法莲花经”信佛了。

一直为生孩子奋斗的可怜女子艳花终于怀孕了。结果在意料之中,那个男孩没有活下来,但艳花却疯了。吉米也深受打击。

    为了报复晓雪,也为了安抚母亲抱孙子的心愿,吉米答应娶北京的高小姐,老太太笑了,笑得老泪盈盈,吉米也扑到母亲怀里孩子般痛哭流涕。

当吉米去在律师楼工作的晓雪委托她办理他的结婚手续时,内心痛苦的晓雪强作镇静,反而大大刺激了吉米,跑到外面的电话亭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晓雪和林希两个人的心一直无法调到一个频率,最后,晓雪回国发展法律业务,林希则去了大西北,两人分道扬镳。

    全书围绕晓雪挣扎脱离豪门后,再与穷画家的一场似梦似烟的婚姻破裂结束,为读者展现了八九十时代移民海外的一代人的艰辛生活状态和迷茫的追梦过程。梦想在幻灭,在轮回,世界之大,心灵竟然无处生活,这是为什么?

    晓雪和吉米彼此相爱,却又在彼此伤害;特殊的家庭背景造就了林希心理上的严重变异,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对绘画艺术作出抉择,是甘于贫穷还是彻底放弃,心灵的挣扎让他颠沛流离,最重的代价是让这个心性清高的画家失去了他一生最爱的妻子晓雪。

 

    十五年前,我把这篇连载小说用小剪刀一幅幅剪了下来,装到一个信封里,还寄给远方的一个女同学看。至今,老家的箱底还保存着几张发黄的剪报。

    多年的一种情愫在某个日子里突然酵发,上网试着搜搜这篇小说,网络无量无边,说不定能找到它。果不出所料,却也惊喜,在孔夫子旧书网发现了这本书,当即订下购回。拿到手中,梦依稀可辨。这时,我才看清这本封面设计有点简单草率的书是由华艺出版社于1994年10月第一次出版,252页、32开本的书。再读,却有着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无处生活,似一句偈语,暗示着我当下的生活状态。

    最后,我才知道,此书的作者林哲是一位女性,本名张永虹,曾在北京从事新闻任记者编辑,九十年代移居美国现为旅美华侨。近十年来在大陆、台湾发表大量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谁与我同行》、《星条旗下的中国人》、《商场情人》、《无处生活》、《梦里梦外》、《不相信爱情》、《女儿的抽屉》、《女人心事》、《行囊空空》、《晚安,北京》等。

   关于林哲最新的消息是她又于2006年出版了《外婆的古城》一书,且听说她又回到了北京定居,真耶?假耶?说不清为什么,我悬着的一颗心似乎终于放了下来,衷心祝愿她生活幸福。(20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