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加快了。近半年来可以说成了AMD有史以来宣布推出新产品数量最多的时期:5月11日,AMD在中国提前发布2010年的两大笔记本平台,包括新一代多核主流平台多瑙河、第三代超轻薄平台尼罗河,而这两个平台均基于AMD最新推出的VISION技术。6月2日,AMD公司公开展示新款Fusion处理器,另外具备四个x86核心和一个DX11级别Radeon HD 5000 GPU核心也将在明年发布……
AMD加快推陈出新为哪般?
技术优势。发挥技术的优势往往是后来居上的推动力。AMD在这方面应保持清醒的意识,并且身体力行。凭着技术优势和正确的策略,AMD如今在PC市场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
产品优势。“我们的产品要比竞争对手领先半年以上”这是AMD有望在激烈的芯片行业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法宝,比如新推出的Vision技术。AMD之所以能在技术上领先,主要来自于AMD对行业技术趋势发展的判断,在2009年整合了图形显示芯片(GPU)和微处理器(CPU)两大部门后,AMD成为业界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处理器、图形显示芯片、主板芯片组的全平台厂商,为其技术上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期,AMD提出加速对GPU运算能力的提升,重视加快GPU技术的升级和计算机运行效能的提升,比如实现更理想的人机界面。对APU的重视也体现了AMD现管理层的远见,APU技术将CPU、GPU、影片处理、以及其他加速运算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是计算产业的重大变革。APU强调把高效能的图形处理能力和CPU做很好的搭配,能够大大加强图形、画面、影像和游戏的质量和体验感受,这对满足了基本运算需求后,在娱乐体验方面追求越来越明显的消费市场来说尤其有吸引力。
市场远见。AMD加大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和力度,不仅局限在某个产品线,而是在服务器、PC、笔记本等等,从商用市场到个人消费市场全面开花,在整个产品线上针对不同区域提供对应的更高价值的做法。前有6核皓龙处理器、双核CPU的轻薄笔记本等等产品的推出,后有2011年的32纳米制程技术制造6至8核心“Valencia”处理器和12或16核的 “Interlagos”芯片家族等等的计划,AMD在用产品不断升级来保持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并意图一直成为市场领跑者。
用户体验。从产品、运营模式到服务能力的调整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升用户体验,这是AMD提升竞争能力的要素。
无论是整合APU与CPU,还是推出FUSION战略,以及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这些都是最终为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获得更大市场而进行。AMD的产品升级紧紧围绕用户体验来展开,这是个明智的策略。比如去年推出的Vision技术,使PC和笔记本电脑具备了很棒的视觉表现,迎合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群对娱乐功能(如高配置游戏、高清视频等)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中国市场为重心早就纳入AMD的全球战略。AMD进入中国已经八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AMD很早就和联想这样的国产品牌进行紧密合作,从2004年和联想一起发起的“圆梦电脑”,到今年初与联想一起推出ThinkPad 系列,与联想的合作让AMD从本土运营到用户积累都获益不浅。
AMDCEO梅德克接管AMD后,更是把中国市场作为事业复兴的重中之重并强调,中国是AMD全球的战略业务中心和动力引擎,甚至直言“AMD要想在全球成功,必须要在中国成功”。这个做法看起来相当明智。
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认为中国在未来三年会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这会更有利于她争取到对中国市场更大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现在的中国市场给AMD中国提供了大好时机,也给AMD全球提供了实现赶超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