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视察广西洪涝灾情传递啥信号?
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梧州市,实地察看汛情、灾情,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主持召开会议,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2010年6月21日人民网)
6月13日以来发生的第十四次强降雨过程造成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9省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福建闽江上游,江西赣江、信江、抚河,湖南湘江上中游、资水,重庆綦江等4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据国家防总办公室20日16时最新统计,南方9省区累计受灾人口达1532.9万人,农作物受灾535.5千公顷,因灾死亡147人、失踪93人,转移人口86.2万人,倒塌房屋6.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元。灾情就是命令。作为人民的总理,此时此刻,第一牵挂的是灾情,第一想到的是人民,因此,温总理放弃周末周日的休息日,赶赴广西梧州市,实地察看汛情、灾情,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意义。
以人民利益为重。任何一次灾害、灾难、灾情,直接危及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南方 9身份发生的罕见暴雨灾害,使1533万人受灾。有力有效有序地做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第一时间转移山洪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内的群众,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全力减免人员伤亡。这是一场“民生大考”。对于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温家宝总理,亲赴受灾第一线,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凸显了民生为大、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5年汛期,温家宝曾冒雨来到山上房屋密集的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考察。他要求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整治,让群众在汛期不再生活得提心吊胆。几年过去了,这里的居民生活状况如何,他十分牵挂。走出板房,站在瓢泼如注的雨水里,温家宝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来看望大家。乡亲们的家园受到破坏,有的还失去亲人,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雨还在下,洪涝灾害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严阵以待,准备迎战,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护好群众。温总理来到受灾群众中间,战斗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正是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
以身先士卒为责。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离不开周密的部署,更离不开有力的指挥。而一向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己任的温家宝总理,向来不是呆在办公室里搞指挥、作决断,而是亲临一线、亲赴现场,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这次也不例外。温家宝踩着泥泞的小路,走进双尚村。靠山而建的一片农舍已被泥石流夷为平地,解放军战士和村民们正在紧张地清理废墟。温家宝走到战士和村民们中间,向他们表示慰问。他还挽起裤脚,站在泥地里,弯腰与战士们一起清理废墟中的红砖,满手的泥水。这就是温家宝总理,一位务实亲民的总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总理的责任。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情的表达。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紧要关头、危险时刻,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冲在第一位、战斗在第一线,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方面,温家宝总理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以传递信心为本。灾害无法预料,但是灾害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战胜灾害的信心。温总理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温总理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一方面是表达党和政府的关怀,另一方面是在为大伙打气助力,在提振大家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信心。在视察过程中,总理说出的每一句话语,都那么的感人亲切,那么的鼓舞人心。当然,信心来自于科学决策和部署。6月19日晚,温家宝在梧州市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广西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加强预报、预警工作。二要完善应急预案。三要突出抓好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防范。四要加强和改进抢险救灾工作。五要加大救灾资金和物质投放力度,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信心来自于责任的落实。温总理强调,防汛抗洪救灾工作要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在洪涝灾害面前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勇于负责,有力应对,努力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军民团结一致,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洪涝灾害,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一枝一叶总关情。温家宝总理放弃休息日视察广西洪涝灾情,是其关爱之情的流露和实践,同时也是在为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样子、确立标杆、提出要求,那就是要始终做到“以人民利益为重”、“以身先士卒为责”、“以传递信心为本”。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温家宝视察广西洪涝灾情
温总理视察广西洪涝灾情传递啥信号?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