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节:大众畅饮文化的盛宴


啤酒节:大众畅饮文化的盛宴
 
 
文/张镜天
 
 
话说啤酒节
 
 
      喧闹的盛夏已到,许多城市已经或将迎来一个相同的节日——啤酒节。
 
 
     啤酒这一舶来品,从初来到风靡只有百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生产消费啤酒世界第一。
 
 
     啤酒节源于德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10月完婚,庆祝活动上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截至到2008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举办了174届。
 
 
     中国的啤酒节最早是从1991年青岛开始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8届;燕京啤酒节(原名顺义啤酒节)自1992年开始举办、每年6月6日至8日举行,取其"六六大顺"之意,为期三天。大连“中国国际啤酒节”也举办了8届;哈尔滨啤酒节举办了4届;广州国际啤酒节已连续举办四年,参会品牌丰富,还有西安啤酒节、天津啤酒节等等。
 
 
     有人要问:中国到底有多少啤酒节?笔者粗粗算来,要以百计。原因简单,这与中国众多的啤酒企业有关,而初始啤酒节只是啤酒企业营销的需要。营销这 个功能在目前也并没有削弱。华润雪花啤酒厂遍布全国,于是就有长春雪花啤酒节、岳阳雪花啤酒节、合肥雪花啤酒节等等。金星啤酒是河南省强势啤酒品牌,郑州、漯河、开封等都有金星啤酒节。四川是群雄逐鹿之地,啤酒节办的很是火爆。与它地不同,四川是由政府出面来主导各地啤酒节。四川省商务厅决定,今年5月—9月在全省组织举办“2009四川消夏啤酒节”。 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主办,啤酒生产企业协办。
 
 
      国内的啤酒节举办的时间都集中在六七八月份的啤酒销售的旺季,所以大家都要争先恐后地频频露脸。各个啤酒节的内容形式五花八门,但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办得风生水起,有的却在惨淡经营。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文化是最主要因素。
 
 
一个城市文化的集成
 
 
      慕尼黑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里,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着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开怀畅饮。整个城市弥漫着喜庆欢乐文化气氛,同时也表现出日耳曼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许多城市都在举办啤酒节。但并不是围上一个圈子,摆几个桌子,设几摊小吃就能挂出啤酒节的旗号。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的确,一个城市是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气质的。可以说,每个城市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人文的认同符号,它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地域的,也可以是最有特色和潜力的。
 
 
      有的啤酒节不成功,原因在于没有摆脱低劣的模仿和浮华的炒作,或是只想圈钱。看看一个城市的啤酒节,也能看出一个城市在文化上的追求。
 
 
      青岛啤酒节之所以越办越火,并在国内众多啤酒节中堪称翘楚,除了政府主导和经济的物质基础外,青岛的城市文化和百年啤酒文化内核的相互融合,以及市民和游客在文化上对节日的认同感和亲和力,都是啤酒节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浙江诸暨市举办“西施故里啤酒节”在众多的啤酒节里并不显眼。啤酒节上,刘兰芝英文小品、新唐伯虎传、古越佳人(西施故事情节)、纪念西施生日饭、淘箩门口放荷灯(太平神鸟迎接新生命降生配音乐朗诵)、穿古装手端啤酒表演、街舞民俗舞表演……让更多游客了解西施故里三千年吴越文化与啤酒文化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江南古城独特的文化风韵。
 
 
      四川消夏啤酒节把四川美食作为重点推出;漯河金星啤酒节、保定“电谷之夏”蓝星啤酒节,则以各自的优势产业食品工业、电力工业为基础,同样显示了地域特色文化优势。 
 
 
办一个平民的盛宴
 
 
      啤酒是大众平民的饮品,啤酒节说到底是一个平民的狂欢节。怎样吸引大众消费者来参加啤酒节,是每一个组织者绞尽脑汁的课题。很多厂家提供当日生产的新鲜啤酒,免费让参与者品尝。用各种比赛,评选来吸引大众参加。
 
 
      青岛啤酒节门票分界10元、20元,门票除能进入观看演出外,还能免费领取一定数量的啤酒。广州国际啤酒节的门票,前两年只要5块钱。2009年淄博市绿兰莎啤酒节上,山东华狮(绿兰莎)啤酒有限公司将现场流动性提供当日最新鲜的原浆、黑啤、棕啤、纯生啤酒以及各种绿兰莎瓶装啤酒;“2009中国安徽雪花啤酒节”在合肥举行啤酒节开幕式将有共300大桶的雪花啤酒免费享用。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聚居在城市中是为了生活,而留在城市里不走,则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一个夏日里惬意尽情地欢聚一堂,免费品尝最新鲜的啤酒,使更多的人趋之若鹜。
 
 
      青岛啤酒节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耄耋老者在青岛啤酒城的一角,坐在一个自带的小马扎上,手持长笛,吹奏着一支轻扬的乐曲。这只是千百万个参与者之一,他们没有留意一个节会的举办能给他们生活的城市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但他们却在亲身体会这个节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温暖,带来多少快乐,带来多少爱。
 
 
      以往曾有某啤酒节门票价格不菲,收费也贵,一杯扎啤40元钱,一条鱿鱼15元。尽管有政府出面宣传,这种拒普通消费者于门外的作法,不仅倍受诟病,啤酒节也很快失去人气。如果仰仗啤酒节来增加啤酒销售额,不仅幼稚,而且短视。青岛啤酒节消费啤酒不到青岛啤酒集团总产量的千分之一,但啤酒节期间整个餐饮业异常火爆,五星级酒店入住率达到90%以上。重要的是:青岛啤酒品牌在青岛消费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大趋势: 中西合璧 经济文化共赢
 
 
      有哲人说“文化创造力的强弱与多元文化的频繁交流、密切互动紧紧相连,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是不可能产生伟大创造的。”国内的许多啤酒节吸取了国外啤酒节的文化元素,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造就了大众喜欢的啤酒节。
 
 
      纵观许多成功的啤酒节,更多地引进了国外啤酒节文化元素。比如满载着啤酒的花车、演奏着德国民族乐曲的巴伐利亚铜管乐队在大街上巡游;能容纳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啤酒大棚人声鼎沸;嘉年华大型游乐场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些国外啤酒节上的热闹场景,在中国成功的啤酒节上都能见到。
 
 
      当然一个城市的啤酒节不能离开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青岛作为一个接受外来文化先驱的海港城市,世界各地的音乐在这里汇响。每年8月,青岛泛着酒花的芳香,文艺演出也攀至巅峰。以啤酒节为核心的演出就有近200场。中瑞大提琴乐团、德国音乐大师班、叶登民吉他独奏音乐会、……国内外的艺术名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聚首青岛,举办各种室内音乐会,开办多种展览,或者混迹在游客中,独自享受啤酒节的乐趣。
 
 
      哈尔滨啤酒节举行哈尔滨啤酒纯生佳丽甄选活动,通过全市范围内业余选手的选秀大赛,为啤酒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都啤酒节在活动的每一晚,都有超人气的金牌DJ率领豪华的演出阵容,根据大家的年龄和喜好,奉上“流金岁月”“乡村田园” “校园民谣”“影视金曲”“绝对原创”等主题音乐表演。随着动感劲爆的音乐响遍全场,绚丽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下不停地绽放,让现场的气氛掀起一拨又一拨的高潮。
 
 
      金威啤酒节已在西安举办多次。去年他们根据青年人的特点,举办了首届天驹杯街舞大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与天驹集团厂商联合,共同营造啤酒节气氛。
 
 
      漯河金星啤酒节的策划人员设计了综艺之星大奖赛、酒王争霸赛、世界杯球迷争霸赛;综艺之星大赛是无门槛选秀活动。在当地引起了众多年轻人和儿童的支持和参与,效果很好。啤酒节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虽然销售啤酒不一定有多大的数量,但作为一些地域强势品牌,却有增强消费者忠诚度的良好效果。
 
 
      啤酒节另一个发展趋势是与经贸展览活动相结合。
 
 
      燕京啤酒节成功地举办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
 
 
      哈尔滨啤酒节不但有哈尔滨啤酒文化论坛、啤酒企业专场展销活动日、酒文化展览。还有哈尔滨精品房地产项目展示会、名车展示会、华夏美食节、旅游产品交易会、北大荒绿色产品展销会、精品服装产品展销会等经贸展会。
 
 
      历史和传统造就了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日常性和季节性的文化活动也在延续影响着城市文化。啤酒节是大众畅饮文化的盛宴,也在丰富着传承着每一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只有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气质的城市,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