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這些天最熱的新聞,莫過於富士康接二連三發生的不幸跳樓事件,乃至朝鮮半島的劍拔弩張也在這樣沉痛的氣氛下失去了“新聞價值”。其實富士康的悲劇,歸根結底還是政府的失職。
一個國家有多富,一個民族有多強,不是看它在福布斯上佔據了多少席,而是看它的草根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低工資、超時、超強度勞動,這是國內制造企業的普遍現象。為什麼這麼不公平的血汗工作還有人前赴後繼地去做?這折射的不是一個企業的良知缺失,而是政府的管理和保障體系的缺位。
這和樓市很相像──為什麼城市裡的白領們要掏空全家幾代的積蓄去買房?因為政府的失職導致了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有公租房,如果公租房的體量相當於現在的經濟適用房,如果公租房可以解決落戶和上學的問題,我相信人們也不是一定要買房的。保障的缺位,把所有的住房需求逼迫成了購買需求,導致了供求關系的失衡。
保障的缺位似乎成了我們經濟發展中的魔咒。政府總是要在問題嚴重到了相當的程度,才會去做本來應該預先做好的事情。而且在糾錯的過程中,政府還總是想什麼代價都不付,又可疑地瞻前顧後,亡羊補牢也不肯到位。目前樓市的政策就正是如此。其中的反復、猶豫,隱約可以感覺到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
樓價依然居高不下,萬科打個98折也被廣泛報道。空方和多方都迫切地需要一些強心針來給自己打氣。政府各部門此時卻開始唱起了對台戲,今天你反駁我,明天我辟謠你,顯示出決心的動搖。這份動搖又給了開發商和樓市投機資本以希望,試圖用死扛來守得雲開見月明。
事實上,即便中央不再出台新政,以目前的政策局面,樓市也無法上漲了。就開發商而言,融資被否、股價暴跌、銷售不暢、土地款周期變短和囤地受罰等各種因素都決定了其下半年的日子不好過。尤其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這樣的成績是無法交卷的。而在購買層面,信貸收緊、門檻和利率提高,使得投機資本即便有心入場也難以運用信貸四兩撥千斤。同時同城、異地限購的各種政策也擠出大宗買單,使得炒樓成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
形勢已經變成了to be or not to be。在富士康的問題上,要麼是企業,乃至國家付出代價,要麼是工人付出代價。在樓市的問題上,同樣變成“國PK民”的局面。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決策失誤,管理缺位的後果?我們總是能夠很容易看到國家遭受的損失,而對分散到個人身上的代價熟視無睹。但是讓個體付出代價恰恰是最最威脅國本的!富士康一個員工跳樓,可能意味著三個農民家庭失去依靠!城市一個白領湊齊首付買了房子,可能就意味著四名中國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保障!這樣的代價如何衡量?如何承受?
錯誤已經犯下,糾正迫在眉睫。要解決富士康的問題,勢必需要加強對工人權利的保護,加強立法和管理。這些會引起中國用工成本的上升,最終體現在產品價格上,在國際市場降低競爭力。但是,是否因此就對工人權利的損害熟視無睹,來換取光鮮的8%和時代雜志的封面?就可以忍受讓流水線扼殺中國青年工人的夢想,讓房價扼殺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夢想?
這是一道並不太難的選擇題。
(作者青青,新聞學碩士,曾經在媒體工作三年,後進入國際機構任職至今。專業是舞筆,興趣是看房。因為不是職業房虫,不參與房地產倒買倒賣──缺錢,所以自詡為房地產票友。看盤10年,實地踩盤不下100,買房兩次,參謀購房無數。願與各位切磋看房心得。本欄目所述僅代表她的個人觀點。)
每一個錯誤都要付出代價
评论
13 views
2010/05/31 07:08:04
每一個錯誤都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