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之内无品牌”是海尔集团张瑞敏先生傲视全国的语言,也是海尔先于中国企业十几年就毅然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我们理解,张先生从一开始就不满足在国内创立品牌,目标一心创立国际品牌。因此,当中国企业还在争论是否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刻,海尔早就跨出国门在国外投资建厂;而且,第一步就进入美国开设工厂。当时,中国企业商界都无法理解,一个刚刚成长起来还未成熟的企业,为什么要首选美国作为跨国投资基地?人们普遍担心海尔此举有点自不量力。 张瑞敏先生有一个经典思想观点可以解释海尔这种冒险决策,主题思想是“企业经营要从最难处着手,首先攻克难题,其他就可以迎刃而解。” 张先生一反“先易后难“的常理,对自己对海尔严要求高标准完全可以理解。不过,这样做在开局前期要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 美国是全球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一个羽毛还未丰满的年轻企业,要在美国市场与在资历和财力上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全球同行同台竞争谈何容易?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海尔首选美国跨国投资建厂确实付出了巨大代价。
张瑞敏先生可谓国内屈指可数的个位数值得欣赏的企业家,如果说“国门之内无品牌”,那么,“国门之内无企业家”。 当今世界,企业家名称概念已经沦为“不择手段和无恶不作”的代名词。我们太阳之道和先见策划认为,真正符合企业家称号的人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没有不择手段和违法犯罪发财的历史; 第二拥有一套自己独创的经营管理思想理论体系。 按照这两个基本条件,全球真正符合企业家称号的人不超过10人,中国恐怕不足2人。
张瑞敏先生有许多特质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中国企业老板学习,一是低调务实,张先生很少在媒体前暴光,也很少参加所谓的高峰论坛; 二是张先生非常好学,酷爱钻研全球名企的经营管理经验教训。 三是张先生拥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独特思想理论。
有媒体报道,海尔集团最近将企业经营战略进行了重大改革,将管理人变成了“经营人”;张先生还在学习研究道家老子的思想理论。
从管理员工到经营员工确实是一个本质进步,回顾国内外所有企业管理思想理论体系,都强调对员工的管理,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思想更是强调管制员工;最近台湾富士康企业连续爆发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传统的管理员工的思想体系是将员工放在被管理被使用的被动地位,甚至许多企业将员工当作机器零件,这种管理员工的方法体系造成两大无法克服的缺陷和危机:一是员工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主动性;二是员工和管理形成了互相对立。这就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管理员工方法体系。 然而,经营员工的思想方法体系就是要将员工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彻底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企业管理层为员工创造各种条件让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那么,海尔能否将长期形成的管理员工习惯方法成功转变成全新的经营员工的方法体系?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张先生领导的海尔的具体做法。
从张先生的说法中我们发现,海尔经营人的核心思想是要将每个人作为一个经营单元,就是这些年海尔一直在追求的人单合一,每个人成为可以独立计算的经营单元。凡是在大型企业工作多年的人都知道,将每个员工作为可以核算的经营单位会多么困难!能做到吗?
如果将销售部门每位员工作为一个经营单元,比较容易理解;如果将生产线上组装零件的员工作为一个经营单元,非常困难,很难理解;如果将产品技术开发部门每位员工作为一个经营单元,也非常困难,很难理解。 那么,海尔将如何实现每个员工作为一个经营单元?非常抱歉我们不清楚。从省时省钱的角度分析,人单合一,努力做到零库存零时差,确实有道理。然而,我们发现,海尔似乎并没有跳出原来的管理员工的思想方法体系,人单合一只是重新设计一种员工必须服从的工艺流程。 经营员工到底经营什么?是将每位员工当作一个独立的经营单元吗?
不知道张先生从何时开始学习道家老子的思想理论?也不知道张先生从老子思想理论中觉悟出哪些道理? 有机会我们愿意与张先生认真交流一下。
今天,经常被人用于管理领域的老子思想理论恐怕就是“无为而治”,也可以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 恐怕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最高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这个企业、这个组织和这个政府就可以天下安定。 遗憾的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几乎无人能够做到无为而治。
经营员工的核心是什么? 是将每个员工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单元吗? 我们太阳之道和先见策划认为:大错特错。 经营员工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离开了这一核心思想体系,经营员工只是一种管理员工的变形方法而已。
不知道当时海尔为什么起名“海尔”? 我们推测,海尔企业一直以自然界的大海为榜样,海尔集团希望拥有大海那样宽广无边和深厚无底的能力。 从最近十几年海尔集团的实际表现也可以证明,海尔一直在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企业大海,可以说海尔集团生产制造所有种类家电产品,海尔还投资进入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海尔集团似乎想包罗万象,成就一条全球企业大海。
然而,海尔能够变成大海吗? 从天地宇宙大自然规律分析,海尔不可能变成大海。 从人类生产发展客观规律分析,海尔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大海。
海尔到底想变成什么? 能够变成什么? 这两个问题恐怕是张先生急需认真深刻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先见策划http://foresight.blog.sohu.com http://foresight.blogbus.com
知识银行http://knowledgebank.blog.163.com
戴维评论http://davidsun.chinavalue.net
2010年6月2日星期三于上海13:55
海尔能否变成大海?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