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成本分析
1、投资成本预测
本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6%,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所得税后的投资回收期为 5.3年,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为3.7年,均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8.3 年),这表明项目可按时回收。
2、增加的销售收入和税金预测
新建一条日加工小麦500T的生产线可增加销售收入25080万元,增加税金512万元。
3、生产成本预测
每加工吨麦成本电费50kwh/T,27元;包装物36元;工资5元/吨;其它3元/吨;所需小麦(原材料)1451元/吨。由此计算吨麦成本为1522元。
4、利润预测(以加工吨麦所生产产品为例)
项目 |
吨麦成品率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面粉 |
75.5% |
0.755吨 |
1858元/吨 |
1402.8元 |
麸皮 |
24.5% |
0.245吨 |
1100元/吨 |
269.50元 |
合计 |
|
|
|
1672.3元 |
加工吨麦产品价值为1672.3元,吨麦生产成本1522.89元,吨麦毛利润149.41元,以07年三项费用共计5931万元计算,吨均96.52元,吨麦实现利润52.89元.年可加工小麦预计15万吨,可实现净利润790万元。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产量的 33.23 % 就可保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5、贷款还本利息预测
预测每年实现净利润790万元,公司用利润的40%还本付息,预计3.8年能够将本金、利息偿还。
二、经济效益分析
1、财务赢利性分析
本项目较敏感因素为价格、销量、成本和投资,为此,以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投资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主要考察这些因素变动对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的影响程度,从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单独变化对项目经济分析评价参数影响十分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粮食行业是微利经营企业,不可能接受原料及成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出现这一结果是正常现象。为此,本项目又选作了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同时发生变化的敏感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当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同时同方向发生变化时,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项目 |
采用自动化的新车间 |
传统车间 |
备注 |
设备状况 |
国内先进 |
相对落后 |
|
工艺状况 |
国内先进 |
国内先进 |
|
是否有自动化操作系统 |
有 |
无 |
|
加工能力(吨/日) |
680 |
350 |
日加工能力超330吨。 |
用工人数(人) |
66 |
63 |
由于自动化系统的采用,在产量翻番的情况下,车间用工只增加了3人。 |
每吨麦均工资费用(元) |
3.40 |
6.30 |
平均吨麦员工工资节省2.9元。年(320天计)合计:节约63.1万元。 |
每吨麦开机成本(元) |
0.65 |
0.98 |
每吨麦节省0.33元,年 (320天计) 合计:节约7.2万元。 |
吨麦电耗(度) |
47.0 |
52.5 |
平均每加工一吨小麦,节省5.5度电。 |
吨麦电费(元) |
29.14 |
32.55 |
平均每加工一吨小麦,节省电费3.41元,年(以320天计)合计:节约74.2万元。 |
总出粉率% |
75.0 |
73.0 |
小麦总出粉率提高了2%。 |
吨麦出粉(吨) |
0.75 |
0.72 |
每加工一吨麦,多出粉0.03吨,吨效益增加约18元。年(320天计)合计:增效约390万元。 |
产品质量情况 |
非常稳定 |
较稳定 |
自2006年9月份开机以来,市场质量投诉率为“0”。 |
开机率% |
92 |
78 |
车间正常开机率上升了14%。 |
突发故障引起的停机率% |
0.70 |
5.2 |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采用,使车间因突发性故障,而被迫停车的机率下降了4.5%。 |
2、清偿能力分析(含还贷计划)
预测每年实现净利润790万元,清偿25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入,需3.5年,其中:,公司用净利润790万元的40%还本付息,预计3.8年能够将900万元贷款还清。
三、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投产后,可有效地带动周边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及有效地促进小麦种植良种的优化,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高农民的种植收入。形成专业化的市场流通格局,收购、加工、流通职能一体化可带动周边地区300余人参与小麦收购运输年可增收500万元,还可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100人直接到公司就业,年工资150万元,公司年增加销售收入25080万元、增加利润790万元,增加税收512万元,年可产生直接社会效益2000余万元。
四、结论
综合分析,此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PLC信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制粉工艺中的应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