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电视节目,拍到开平的古骑楼中,架子上有一罐 Single牌子的滑机油。
东方译名为「胜家」,我们家里曾有一架该厂出品的缝衣机,相信你们家中也有一架。
最先,是看到妈妈手摇的,黑漆漆的机身,印着金漆招牌,只有手动的那个轮子银白得发亮。
逐渐地,父亲搬来另一架更大的「胜家」,是脚踏的,还有那个手转轮子,只是轻轻一转,便可用双脚操作,基卡基卡,缝了起来。
长大后,见「胜家」产品做得愈来愈优秀,有的还藏了复杂的工具,放入芯片,就能自动地缝出图案来。
不过,最后这架东西变成陈设品,家庭主妇都买成衣,不必用到它。
有菲律宾家政助理代劳呀。虽然这么说,但「胜家」是怎么一个样子,大概她们也没见过。
女孩的母亲已不会缝衣服,她们长大后更没机会接触到这门手艺,丈夫的钮扣掉了,缝也不会缝。
我们这群有机会到外国留学的人,还是可以动动针线,钉钮是常事,对着那四个小孔,左一针右一针,最后用线做了一个圈套,把针穿过一拉,就紧紧地钉上。
看现代的女子,吃饱了就躺在沙发上看连续剧,手倒是一直在动的,那是掏进塑料袋拿薯片出来嚼,弄得沙发上都是碎片,连扫也不扫,怎肯学针线?
怪不得家婆看媳妇不上眼,非争吵不可。为了家庭幸福,女人实在是应该学学这些基本功夫,做做样子也好,让未来丈夫的母亲看到,也会大赞一声:「你看,她还会钉钮扣呢,真是了不起!」
被遗弃一边的「胜家」缝衣机看在眼里,摇头冷笑。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