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考试题难倒了素质教育


别让高考试题难倒了素质教育

“数学哥,你秒杀了江苏52万考生! ”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众多考生第一时间对考题展开了讨论,历年来被称为“拦路虎”的数学再次成为考生议论的重点。众多江苏考生上网反映本届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很大,有考生甚至哭着离开考场。这两天,有网友发起了对数学试卷命题者的人肉搜索,并为其封上“数学哥”的称号,向其哭诉饱受解题煎熬,抱怨“题目太难,毁了考生数学梦”。根据一份网络调查问卷显示,截止昨天下午,在近万个投票中有73.5%认为试卷过难,在全国其他省份试卷中比例最高。(10日新闻晚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6/10/1608026_0.shtml
一张试卷,要是个别或者少数考生感到太难,倒也正常,可当大家普遍产生太难的感觉时,就多少有些不正常了。虽然“秒杀”之语难免夸张,人肉搜索之举更显极端,但这种高难度的试卷难倒的显然不仅是若干考生,而已经让原本艰难前行的素质教育更加为难。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按照常识来理解,高考主要是检阅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考题虽然应该有必要的深度,但又不宜让广大考生无从下手,当然个别题目深奥一点,以考查学生在某个科目方面的潜力,以利发现、发掘人才,那是很正常的。
高考试题难度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高中用到小学、初中阶段教学的风向标,直接决定了平时的教学安排和课业负担,在高考冲刺的最后一关,如果侧重于检查基本知识的掌握,辅之以录取环节的综合素质考量,才能引导学生、教育和学校,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从而有足够的精力去谋求德智体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考题难度过大,其导向作用相当明显,学生、老师都不敢等闲视之,毕竟事关迈向大学门槛之前的比拼,稍逊一筹就可能失去优势,陷于被动。大家势必又要花更多的精力重搞题海战术,学校原本就在升学率和素质教育之间左右摇摆,这一招无疑又逼着他们退回原路,素质教育岂不更加寸步难行?
当然,某个科目的考题难易,虽然与出题老师有很大关系,但未必就是完全由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因此,在今后的高考出题中,有关方面务必既要为考生的公平竞争着想,更要多替素质教育的推广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