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扯淡过一些事情——
比方说——俩个人怎么才算熟?比如有个人给你拿出一个盒子,跟你说里面有个宝物,还特别强调了这是唯一的,那能说明你们俩熟吗?或者不是唯一的,唯十的,那能说明吗?因为现在还有什么标志性的、里程碑的事情能代表两个人很熟,比如做和不做有什么区别云云。现实情况是,很多情绪到那就做了,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的结果。
并且,只有浅表的东西才可以去表达解释,而人和人的关系不是一个浅表的事儿,比如那个熟与不熟的界限就特别的神秘莫测。
比方说——人就是不能要求确定性,因为要求确定性都是幻想的结果。比如你午饭的时候跟别人说,咱们晚上去吃什么什么,这事儿应该是确定的。但是在去吃晚饭的路上你或者别人被车撞死了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事儿的可能性是1%100,那你要求的那个确定性也就是一个无限接近99%100的过程。
比方说——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儿特多,但是9成可能都和你没什么关。比如你在大悦城门口一站,一分钟可能走过10个漂亮姑娘。各种漂亮的,但是和你有什么关呢。。。你觉得应该和你有关,那你就生病了。
除了美好的事儿,同样和你没关的还有客观这事儿,比如一个人在写小说,写着写着,突然有一天,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回事儿,发现之前的描述都傻逼兮兮的,还特抒情,总之都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但是,又如何?
因为一切都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主观性。可能客观把这事儿给否定了,但是情绪,都是主观的、真实的,真实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对一个事件的看法,其实来自于他们的自我认同,真相倒在其次了,类似故事的一截儿盲肠,割了那就割了吧。
比方说——要求别人真实,其实挺粗俗的。并且自私、荒诞、不太现实而且也比较有操作难度。比如A跟B上床的时候,B的幻想可能是C,多数时候,A的幻想可能是D,四个人同时进行。但是A怎么就跟B在一块儿了这事儿也不好说。真实这东西应该存在,但是去的比来得快。然后再比如,A问B你喜欢这事儿吗?B觉得跟你无所谓但是说喜欢。那这个就不真实;但是A很可能不等B回答就自顾妄言B是个正常的但不至于疯狂的人,浅表的意思是在表扬B,但真正的意思可能是说如果你是个疯狂的人那我就不能满足你了,所以你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行了,所以说这个也不真实。类似硅胶中的一切。
而且每个人对真实都有自己的界限,比如谎言不被识破就是其中一种。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