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产业链如何垂直整合


        中国经济在经历2008年后的世界金融危机后,再次依托于制度保护,再现后发制人的经济发展的生机。此轮危机给予中国决策智慧阶层启发最大的地方在于,坚定不移地改变过去30年形成的重工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重构,需要整合旧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需要在整合产业中完成资本过渡,在新兴产业中完成资本循环。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的构建,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改革旧有系统,才有望为新兴体系清除障碍,铺平道路。旧体系是否可以包容新体系,新体系是否不必排斥旧体系,这都影响着决策群体的执行力度。

        产业垂直整合,大意是品牌、渠道和物流的竞合关系问题。这是完成一个产业循环必须的过程。但并非是一个最完美的过程。这里最为核心的是产业融合后的决策权的问题。过大,导致垄断,垄断滋生腐败,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法制。因此,在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条,需要的是沟通决策成本要低,分权与集权这对矛盾要和谐相处,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垂直整合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资本如何在产业链条中畅通流动。品牌方、渠道方和物流方走出相互参股的连横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望解决垂直整合的实质性矛盾。要走向垂直整合,中国就需要在产业重构阶段先加快行业并购。唯有完成单一行业的规模重组,才有望获取产业循环整合之捷径。

        因此,中国要走出现实的整合之路,需要率先加快在重工业阶段形成的过于庞大的钢铁、水泥、火电等等产业的并购。适度控制旧有需求,是并购能够加速实现的关键。因此,控制商品房的无序发展和规模扩张,才有望真正获得产业重构的先机。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智慧高层正在加快运作产业重构之路。旧有产业的改革和并购已经不可阻挡,新兴产业的形成也如火如荼。我们希望的新型产业循环指日可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