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关系紧张的责任在干部


干群关系紧张的责任在干部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执政环境中,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树立怎样的群众观和权力观?如何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一定要明确,干部是干群关系的主体,干群关系紧张的责任在干部。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干群关系紧张,一定是这里的干部思想上、行动上存在着自私自利、无视法纪、偏坦不公、盲目无知、专横跋扈、脱离群众造成的。
        群众作为弱势群体,即使有个别有过激情绪,也是因干部一方引发而成的,也可通过干部的思想工作达到缓和与平息。
 
新闻链接:
 
 
干群关系如何更和谐(时事观察)

 

 

2010年05月0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危难时刻各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救助灾区群众,“同人民在一起”成为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野蛮拆迁等事件引人注目。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的紧张状态,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本。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成为日益迫切的现实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执政环境中,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树立怎样的群众观和权力观?如何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本期“时事观察”,将在这些方面作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