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缓解贵州太子参基地焕发生机


旱情缓解贵州太子参基地焕发生机

 

2010年04月27日 18:08新华网】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贵阳4月27日电 (记者石新荣) 连续降雨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旱情得到有效缓解,3万多亩因旱情影响出苗迟缓的太子参种植基地重新焕发生机,农户纷纷打理药园争取有个好收成。

施秉县是全国著名的太子参中药材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是施秉县的主导药材品种,全县种植3万余亩,涉及1万多农户,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今年严重旱灾的影响,全县有35%的太子参出苗率低、部分田间地块甚至出现绝苗的现象。

记者在施秉县牛大场镇太子参种植基地看到,近期的连续降雨,已使太子参基地旱情缓解,一垄垄翠绿的太子参幼苗在周边绿树的映衬下,显得绿意盎然。53岁的药农郭春生种有10多亩太子参,在药农中算小户,一年收入有六七万元。而药农陈胜隆今年到六盘水与3户农民合作,种植了600亩太子参。他指着一垄有些稀疏的太子参苗说:“施秉太子参市场很好,在全国有优势,今年减产三成是肯定的,但只要打理好,保证质量,还是可以保证减产不减收。”

据施秉县科技局局长周家刚介绍,施秉县中药材种植自1993年起步,目前已发展成熟的品种有30余种,全县8个乡镇均有种植,其中培育了太子参、头花蓼、何首乌3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产出药材质量好,深受各地药商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