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悟
从住处出发,只要走过一条山边幽静的小路,就可见到海湾。这是波罗的海的海湾。海水和海滩都很清洁明丽,让人喜欢。
来到瑞典之后,除了冰冻的季节,我几乎天天都要到海边散步。在山与海之间的小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回。每一次都很快活。我感到,在这一年里,自己的脾气变好了。温柔的蓝海水沉淀了我的许多烦躁。
在海边走了很久,常常见不到一个人,笼罩于天地间的只有大自然的寂静。在寂静中,我望着海波。海波轻漾,缓缓地抚摸着海岸,几乎听不到响声。一群小鱼在清澈的水中浮游,但不跳跃,鱼也害怕打破世界的寂静。偶尔遇到一两个瑞典人带着小狗从小路走过,小狗见到陌生人,就跑过来闻闻我的脚,舔舔我的鞋,寂寞中见到小狗,也和见到小鱼一样欢喜。
我和海真是有缘。故乡离海很近,我从小就在心里积淀着海。长大了,又把海当做大自然的经典一遍一遍地阅读。我曾告诉朋友,我已写了《读沧海》和《再读沧海》,还想写《三读沧海》,但是至今没有写出来。因为近年来的海,再也不是我的欣赏对象,而是我的生命本身,海与我完全融合为一,一见到海,我就充满喜悦,拥抱大海就如拥抱自己。我已忘记“读”了,只顾在海里享受生活与生命。一九九一年我到夏威夷和洛杉矶参加学术会,都在海滩上结结实实地滚爬了一阵,高兴得有点疯癫。海的印象至今还压倒会议的印象。生活与生命本来就比学术丰富,我为什么要遗忘更丰富的世界呢?
其实,把海当做生命本身的人并不只是我。同乡诗人舒婷去年告诉我,她听说台湾的王永庆要去厦门附近的海沧建造化工企业,简直难以忍受。如果连唯一可慰藉自己的大海也被污染了,她真想自焚。我能理解她的话,能理解如果失去明净的大海对她意味着什么,海对于她不仅是诗之源,而且是生之所。然而,现在的世界是金钱主宰的世界,为了钱,可以卖陆地,也可以卖大海。卖海的人,决不会想到海与诗人如此息息相关。
住在北京,最感到难受的是没有大海。一九八八年春节,我想回家乡——福建去看望九十高龄的外祖母,但要不要带小女儿莲莲去,还在犹豫。此时正好刘心武来了,他一知道我犹豫,就说:“还想什么呀,小莲已经九岁了,还没有见过海,凭这一点你就该带她回去。”他这句话倒提醒了我:是呀,怎么忘记了看海,怎么忘记了海的积淀对于孩子的生命是多么要紧。记得带她上幼儿园、上小学,怎么忘记了带她去看海。北京没有海,这对于孩子不仅是一种不足,也许还是一种不幸。
如今,小莲也和我一起浪迹四方,也常常见到海。海的辽阔已走进她的生命,这就可放心了。在波罗的海岸边的岩石上,我想起她第一次在厦门见到海的情景,想到这些年她面对沧海的大喜悦,心里真感到欣慰。我确信,海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的人生将不会缺少万里碧波。
******************************************************
刘再复语丝
▲一个人,如果他从小就勤奋努力,诚实地读书、耕耘、修炼,他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就有希望。
▲“乐於助人”是道德的要求。有这条要求,孩子就不会自私。只要乐於助人的品质在心灵里扎根,其他好品格都会生长出来。我补充说:对孩子的道德要求不必太高太多,太高太多而做不到就会作假,“作假”对人性的腐蚀最厉害。“乐於助人”的要求不高,却是根本。从小就朝着“乐於助人”的心灵方向走,走出来的路绝对是正道。
▲书本化解时间之障与空间之障,使我们可以和这个星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卓越灵魂相逢。书本,使时间不再存在,使我们热爱的人与世界呈现在书桌面前。打开书页,我们可向灵魂之友展开最坦率、最隐秘的诉说。
▲宁愿做紧守时间的“吝啬鬼”,不做任意挥霍时间的“慷慨家”。
▲能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过去,才能把握将来。”
▲“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与灵魂的健康。两者确实可以互动。身体强健可以产生屹立於天地之间的豪气和对於未来的信心,强健者较少陷入小气鬼与胆小鬼的行列。而灵魂的健康则不会产生嫉妒、仇恨、多疑、过份忧郁等病态。
▲心地善良、正直而广阔,自然也会使身体更强壮。
▲但愿已被世界蔑视的真、善、美永远不会离开妳,但愿这三项永恒的无价之宝永远像金项链一样佩挂在妳的胸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