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元生:穿越激流实现凤凰涅磐


  宫元生:穿越激流实现凤凰涅磐

  ——记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宫元生

  赵纯杰

  在中铁十五局集团的史册上,曾记载了许多浓墨重彩的篇章:世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线、世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长隧拉萨协荣隧道,国内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线、国内第一条高铁京沪高铁等等。每当谈起这些精典力作,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他就是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宫元生。

  他1960年3月生,山西省代县人。1990年7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项目经理、山西省公路建设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称号。他所在的单位也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宫元生在50年的人生历程中,从军6年,大学4年,从业20年。从一名经济师、项目经理到公司总经理再到董事长。他曾带领五公司创造过4项全国记录,摘取10余项省部级以上大奖,取得一年承揽任务突破60亿元的骄人业绩。他以刚毅、睿智的性格,展示了一名企业高管的超凡能力,他以坚定、执着的脚步,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创业者的成功之路。

  把握机遇:不问退路,只求出路。

  对于中国建筑业的领导们来说,谁都想快速占领建筑市场,宫元生也不例外。面对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他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调整思路,充分发挥公司多年来积累的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推行项目施工,使企业形成责任与权力、利益与风险共存的良性循环机制。

  他把承揽工程任务当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通过创名牌、创信誉扩大任务来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专门抓,党政工团共同抓”的局面,使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同时,他带领全公司职工艰苦创业,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围绕项目和工程管理这个中心,制定了项目发展规划,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在企业中落实到实处,并结合企业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内函具体化为企业各种发展要素的具体要求,增强企业在贯彻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使十个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快速增加。

  2007年5月,中国铁建正筹划整体上市。初任五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的宫元生敏锐地认识到:这是公司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战挑。在缜密的分析论证后,宫元生提出了“抓住机遇、扩大市场、提升素质、创立品牌”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单位在稳定推进在建工程的同时,全力争取新建项目,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份额。

  在宫元生看来,争得新项目只是赢取了数据,打造出让业主满意,让行业认同的品牌工程并以此赢得未来市场才是长远的战略目标。对于各项工程的建设情况,他都进行了详尽的了解、掌握,对于重点、难点工程,他更是密切关注,并经常深入工地调研。2007年8月,当西汉高速公路郭家山隧道因遭遇多方困难进度受阻时,他坐镇现场,与员工们一道吃苦耐劳、连续作战,按要求时间打通隧道达到通车条件,向建国58周年和党的十七大献上了一份厚礼。当时,陕西省长袁纯清高度赞誉“中十五局集团五公司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钢铁团队。

  宫元生力求所有职工的观念与市场发展合拍,并利用各种形势和手段,不断更新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利用聘请专家讲课的形势,更新全员创新观念和价值观念,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在管理模式上,坚持“三不承揽”的原则,推行施工生产精耕细作,工程质量精益求精。随便到哪一个五公司的工地,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牌:“抓质量宁当恶人不当罪人,保安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宫元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抓质量几乎到了鸡蛋里挑骨头的程度。

  他视用户为上帝,视质量为生命。在工程管理上,始终坚持“树立精品意识,争创行业一流,建造优质工程,实现服务承诺”的质量方针。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奔波,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经常和职工一起钻山沟蹲工棚。全公司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50多个工点。他对每一个工点的生产进度、质量、安全、人员思想都了如指掌,他在工地不只有听汇报,而是深入现场为基层排忧解难。”

  太古高速公路施工中,高速建管处决定将施工工期大加压缩,要在国庆60周年前实现通车。面对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宫元生亲临工地,拜会业主,协调各方,组织各方力打破常规,挑战极限,科学组织,连续作战,奇迹般地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原定22个月工期的浩大工程,在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书写了一段传奇佳话。

  科学发展:创新思路 不走歧路。

  科学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的“金钥匙”。作为公司“一把手”,宫元生深知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管理决策给公司、给员工所带来的影响,他慎思熟虑、明辨笃行,带领班子与全体员工紧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努力实现把管理做细、把项目做精、把企业做大的目标。

  工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宫元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要求公司领导靠前线指挥、职能部门进入工地服务,并自己带头深入工地解决实际问题。他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把目标落实到人头上,全面调动项目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他采取项目经理的贡献与奖励挂钩后,真正做到奖罚分明。在2009年,同样是项目经理,可年收入差别最高达50多万元。有一名因项目经理因业绩突出,仅年终奖一项就高达40万元。而一名对分公司亏损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则受到了撤职处理。通过落实绩效考核,进行奖金比对,人们深有感慨触地说:现在项目经理做得好真得实惠,但做不好那也是真的挨考核呀。

  正当五公司在建项目多点开花、新建工程多家示好的时候,宫元生却提出了“坚持理性经营,做深核心主业”的逆向思维,因为他知道,项目过多必然要造成人力、物力分散,施工管理照应不周、安全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而科学合理的运行现有资源,选准拿手工程,做一项就树一个样板,这样就可以取得巩固自己核心品牌的地位。后来,其他公司出现的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问题恰好证明了宫元生的决定是正确的。

  构建未来:不恋老路,但问前路

  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打造和苦心经营,五公司可以说是声名显赫、业绩非凡。近年来,工程合格率100%,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度99%以上。工程优良品率98.85%。有6个一级资质就位。公司也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AAA级信用企业”。2009这一年,五公司更是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全年在手工程任务突破51亿,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70多个工点。完成施工产值22.5亿元,比历史最高水平高出近4亿元,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公司荣获河南省50强企业、获集团公司“承揽任务杯”等。

  当人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时,宫元生又把目光放得更高、更深、更远。面对大跨度、大分散、大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他把“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建一流企业、育一流文化”作为公司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效益、做强企业为目的,以成本管理为重点,以工程项目为落脚点,着力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强揽精管,协调进步,确保公司发展跨上新台阶。”——这就是五公司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五公司做大做强的美好愿景,也能看出宫元生的对未来的壮志雄心。

  常言道:人生五十知天命。如今正当五十的宫元生似乎天命注定与路有缘。他建设过无数条道路,也走过无数条路。一路走来,坎坷曲折、荆棘丛生,他有勇有谋、无私无畏。一路走去,没有路标,没有里程碑,他坦然、欣然,笑颜面对。路,在他的心里,在他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