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无时无刻不牵引着市民的心。辣椒、绿豆、大蒜,似乎一个比一个炒得凶。为什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农产品,能够成为投机家的炒作对象,从而出现一次次“疯涨”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农产品不像稻米、麦子等主食,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是政府监管空白的领域,易于控制,所以吸引了从楼市、股市流出的资金去炒作,成为了炒家们是精挑细选炒作品种。不难发现,这些商品有以下共同特点:
其一,现在炒作的农产品基本上都是干货,大蒜、药材、绿豆等产品都有一定的存放期,这让炒家们有时间进行囤积和消化存货。拿绿豆来说,只要夏季不潮湿,喷洒驱虫药剂,放两年都可以,今年甚至连2007/2008年的存货都被拿出来卖。如果是青菜和萝卜,万一不出手,就只能烂在手里了。
其二,不容易招致政府价格干预。这些产品均不起眼,历年产量也没有统计数据,从监管来说,原油、铁矿石、大米等大宗商品受到国际炒家控制,政府也会专门价格干预。而大蒜、辣椒、绿豆和八角等农产品不受国家调控,更不具战略储备意义。
其三,盘子小,易控制。首先,这些农产品集中在某些产地,比如大蒜在山东金乡,八角在云南富宁,炒家们非常容易掌握产量情况。其次是盘子小,炒作这些商品所需要资金不多,比如一些中药材品种,只需要几千万元就可以控制全国市场;一吨绿豆卖1.8万元,要倒腾市场的话,只需几千万到上亿元资金。
其四,替代性不是很强。这些产品具有刚性需求特点,即使价格翻数倍,消费者依然购买,且单个消费者购买时多花的价钱,增幅高但绝对值相对较低,购买意愿较难动摇。
其五,价格长期偏低,存在“抄底”机会。比起一年可收获两三轮的主粮,小杂粮一年才收成一期,药材三七的生长周期长达三年,此期间存在不确定因素。如东北2009年大面积干旱,绿豆最终减产至少50%。另一方面,农民种植有着很强的随意性,这些品种此前几年一直需求不旺,售价偏低,农民种这些农副产品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去外地打工,导致部分农产品长期处于供小于求。
这些因素都让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成为炒作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