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2009年,山东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但城镇化率列 14 位, 48.3% 比率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7个百分点;

      2008年,浙江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31.1% ,近一半的城镇人口聚集在小城镇,而山东不到1/4 ,贡献率只有11.85% 。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 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继去年11 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之后,今年我省又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2008年起,诸城以农村社区中心村为依托,吸引周边村农户向这里聚集融合。采访中,说起吸引外村人前来定居的因素,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政府职能下沉,在社区中心村设立服务中心,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公路、自来水、暖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倾斜,拆掉旧房迁往中心村集中居住区还可享受每平方米 130元的补贴……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前期投入。目前,全市已在208个社区中心村开工建设楼房 8768户,共 135.8 万平方米,一座座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

      德州市在推进城镇化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去年基本完成了“ 大村制”改造,全市8319个村合并为3339个社区,每个社区平均1353人,是以前村庄平均人口的3.3倍。与合村相比,德州将面临的并居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齐河县南北社区由南街、 北街、 胡官等7 个村组成,涉及农户 1343 户、 5126人,集中居住区规划占地面积 66公顷,目前在建的有二层楼和多层楼,可安排 586户,2011年底可整体建成并投入使用。他们为何能在一年时间内建成这么大的居住区?县农办主任许元山介绍,为了让南北社区尽快建成,县里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每净增一亩地由县财政补贴2.5万元,根据合村并居节约土地数,每户可补贴5 万元。一期工程还没完工,南街村民赵明俊已搬了进来,他说:在农村自己建个带院子的新房也得十一二万,到社区来,每户只要交 5.8 万就能住上二层别墅。 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学银说,没有县里补贴的5 万元,南北社区建不起来。他还告诉我们:社区的路面硬化是县交通无偿帮助建的,自来水是水务局给通的,路灯是县城淘汰下来白给的,大型沼气工程是农业局无私奉献的……

      然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仅靠部门帮助还不够,尤其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必须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才能启动。

      成都市于 2008年出台一份名为《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在全国第一个把村级公共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每个村至少20万元拨付。同时,村级组织可以一次性以不超过20万元7倍的额度,向成都市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融资贷款,用于村居(社区)交通、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进城的问题,它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现代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向城镇转移、聚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对二三产业起到促进作用。

      胶州市李格庄镇,总面积 75.5平方公里,人口 8.8万人,也是全国重点镇。这个镇在原大沽河工业区、日本工业园、大洋工业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 20平方公里的青岛大沽河工业项目区,全镇 95% 以上的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农民人均收入 90% 以上来自于此。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轮驱动,李格庄镇城镇化率达到了 59% ,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镇,被称为“青岛高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后花园”。

      昆山市千灯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 12万,其中外来人口7 万。这个镇的支柱产业是工业,2000多家企业聚集在韩资、半导体、西班牙、线路板四个工业园中,去年实现财政收入 15亿元,全镇人均收入17488元,全面实现了城镇化。

      省内外的实践证明,二三产业是城镇化的物质基础与产业支撑。没有二三产业,任何一个城镇的吸引力与承载力都是虚弱与不足的,尽快打牢二三产业基础是推进城镇化的不二之选,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昆山千灯镇的工业化带来了雄厚的财力,因而他们能够高点规划、高档次建设新型城镇。他们的“村村通”通的是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全部绿化、美化、亮化;遇到拆迁,只要是千灯镇原住农民,一家给两套100 平方米的楼房,农民不掏一分钱,每户还能得两万元的占地补偿。镇党委副书记顾菊明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大量投入,尽管每年有十几亿元的财政收入,如果光靠镇上来搞也是不可能的,得引导、鼓励社区增加集体积累,更大的投资还得靠他们。

      在千灯镇,记者参观了前村、炎武等社区,这些社区每年有 300万元至 1000万元的可支配收入,各个社区建得风景如画。因为有充裕的公共积累,每个社区都能保证鲧寡孤独、老弱病残及因各种特殊原因致贫居民的生活所需。除政府每人每月补贴 450 元基本生活费外,各个社区还成立了“富民合作社”,将这类居民2 万元的占地补贴作为股份加入到集体企业中,每年保证至少10% 的现金分红,如果企业亏损,则从集体积累中兑现这份红利。

      青岛城阳区后田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忠祖的观点与千灯镇的做法不谋而合。他说:一个人富了办不了什么大事,只有集体富了才能造福一方。后田社区从成立起就坚持一个原则:集体的土地一分不卖。2003 年,他们成立了以房地产、电缆制造、生物农药、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和市政工程为主导产业的海都集团有限公司,去年集体收入达到9700 万元。社区居民从刚出生的孩子到老人,月月有福利,在村里消费持卡一刷就行。 社区宣传委员孙香娥说:“看我们的社区,多漂亮、多清静,连个防盗门、防盗窗都没有!”城阳区还有个北后楼村,因为集体积累厚实,拿出 1000 万元买来120种名贵苗木绿化刚建成的居民小区。今年杭州市委书记带队来参观,连称“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