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开而春意浓
——水阳镇蟹苗销售大户童克宏采访记
笔者一边沐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边深入到圩区农村进行采访,了解这里的蟹苗经营情况。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早在去冬腊月,这里每天就有“看蟹样”、“订蟹苗”的客户多达数千人,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带来了外地市场的需求信息,也把“水阳江”牌优质蟹苗的品牌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一批批老客送走了,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的面孔,接着各地订单雪片一般飞来,“全球通”、“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公司的移动电话消费额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竞争、角逐、攀升,并由此带来丰厚的回报。
走进水乡西部圩心符桥村屋基村民组,这里人来人往,车流不息。蟹苗销售大户童克宏家门前内外,到处是一簇一簇的人群。在童克宏家的院子里,十几个男女正在将倒入围栏的幼蟹拈捡、分类、过秤和分别装入网袋。院落里宽敞的水泥地上,一堆一堆整齐地摆满了用网袋装着的幼蟹。院子外面三四辆面包车边,人们穿梭似地忙碌着,正在把堆放着的幼蟹,一袋一袋地拎着往面包车上装。
图二:童克宏向客户剖析正宗水阳江蟹苗产品质量
站在我面前的童克宏,40出头年纪,矮壮的身材,红铜般的肤色,方方正正的国子脸庞上,一双铮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他告诉我,他1966年末月出生,初中文化,1993年担任村民组长,1997年7月入党,1998年承包水面从事水产养殖。为了寻求新的致富之路,他2000年只身到江苏常州水产品市场帮人分捡成蟹、分类装箱、销售成蟹和蟹苗。在常州打工3年,认识了一批从事水产营销的朋友,并从中学到了许多生意窍门,也掌握了一些销售渠道,开始陆续介绍乡亲们到常州卖蟹,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路途。他从打工、帮忙到代理,逐步变成了半个经纪人。角色的转换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又反映了合作关系的深入,同时也实现了双方的互利互惠和共赢。2003年他见家乡的“水阳江”牌蟹苗品质好、产量高,却一时出现了销售难问题,便毅然返回乡里,帮助村里的乡亲们推销蟹苗,稳定了当地的蟹苗销售价格,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现在他一边帮扶困难户,一边自己带领本组村民,搞起了蟹苗培育、成蟹收购、蟹苗销售一条龙经营,每年帮助乡亲们推销蟹苗2万余斤2000余万只,年创纯利润20余万元。目前他已把乡亲们的蟹苗大量运销到了江苏南京、无锡、常州及金坛、溧阳等地和湖北监利、浙江宜兴及本省六安、巢湖等广阔的湖泊养殖区域。
“那么,你的分工和主要职责是什么呢?”我采访问道。
“我们各有分工,各负其职。我主要是立足当地组织货源。”童克宏说,“金宝圩养有5万亩鱼蟹,3万亩蟹苗,基本上一年有两季生意可做。”
童克宏还告诉我,春节前后,腊月和正、二月里,他帮忙联系收购幼蟹。两个来月时间里,经他手购销蟹苗多达3.5万余斤、3500余万只,经销额80余万元。秋冬季节,九、十月至元旦前后,他组织收购商品鱼蟹。三四个月时间,收购商品鱼蟹总量约七、八十万斤,他在本村可对外组织销售鱼蟹近半以上。今年他订的计划目标是:购销幼蟹4万斤、商品鱼蟹100万斤。截止正月初八,目前累计购销幼蟹已经超过2万斤、2000余万只。童克宏说:“我目前经销收购的2万斤幼蟹中,基本上80%以上都是本村人培育的蟹苗,其他村人培育的蟹苗仅占20%不到。”
我问道:“这么多幼蟹,你都销往哪里呢?”
“大多销往江苏南京、无锡、常州及金坛、溧阳、宜兴等地和湖北监利及本省池州、六安、巢湖、芜湖等地。”童克宏说,“为了确保蟹苗质量,我专门聘请了10多人,对乡亲们送来的幼蟹进行拈捡、分类,分别装袋入箱,并组织人员日夜加班,运送幼蟹。”
此时来自江苏常州、金坛、溧阳、宜兴等地的几个老板找童克宏商量事。我便向来自江苏宜兴市杨巷镇城典村56岁的曹宏兵和来自金坛市儒林镇南社村54岁的刘九斤及61岁的蒋红星仨打听:“你们和童克宏交往几年啦?通过他买的苗质量好吗?产量高不高?”曹宏兵抢先说道,“我们都是养殖大户,今天来了5个人,年年都是通过童克宏买苗。去年买回去1500斤苗,今年要买2000斤蟹苗。”刘九斤接着说:“我今年已带了三批人过来买苗。这次又带来10个人,要买2000多斤蟹苗回去,最少要买十几万只蟹苗。我已经连续第7年来买老童的蟹苗了。”
“成活率怎么样?效益好么?”我问他俩。
刘九斤说:“在这里买的蟹苗,成活率比较高。我们实行的‘精养’,幼蟹投放密度每亩2000只左右,亩产可达到350斤以上,按均价25元/斤计算,减掉成本3500元/亩,每亩纯利润5500元左右。” 接着老刘为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去年搞了7亩田成蟹精养,毛收入达到6万3千多块钱,除掉2万5千块钱成本,纯利润3万8千多块钱,亩利润5千4百块钱。这都是托老童的福,他为我们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好蟹苗!”
跟刘九斤一道来的同村人蒋红星告诉我:“我和老刘与老童交往三、四年了,他为我们提供的蟹苗替我俩赚了不少钱。我去年也养了7亩多田成蟹,投放1万5千只蟹苗,收获2000多斤成蟹,均价34块/斤,毛收入7万块钱出点头,除去成本2万1千块钱,纯利润4万9千多块钱,亩利润7千元钱!”
曹宏兵补充说:“他们讲的收入和我取得的效益差不多。我们这些外地来的,今天共有30来人,订购蟹苗大约8000来斤。我们自己带了车子来,就等老童把我们要的蟹苗筹齐了就走。”曹宏兵还补充说,“和老童处事我们放心!他收蟹苗,我们到他这儿来拿货都放心。老童的蟹苗质优价廉,规格均匀,放养后成活率高。每袋幼蟹称斤两都要放秤,到家也不蚀秤,做生意十分讲信用。”
据水阳镇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介绍,近几年来,该镇在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发展乡镇工业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和生态渔业,在扩大鱼虾蟹鳖混、精养面积的基础上,突出培育蟹苗经济,目前已建成5万亩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和3万亩蟹苗培育基地,其区域规模在华东地区居于前列。这里生产的幼蟹,由于品质好,回捕率高,养殖规格大,且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外来养殖户的好评,于是求购幼蟹的客户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这里培育的幼蟹,它们足迹已经“爬”遍了湖南、湖北和整个华东地区,同时占领了江苏太湖、阳澄湖、固城湖和浙江抗嘉湖地区及淮南、怀远、巢湖、芜湖的养殖市场。而像童克宏、葛其寿、龚跃春这样的“蟹业”经销户,全镇约有100多位,他们个人家庭常年的经营收入约为二、三十万元,多的甚至达到四、五十万元。他们致了富,广大农民也会跟着受益。通过他们这个群体,透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的农业生产和种、养效益便有了更为可靠的保障。由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他们所做的努力,进一步加快促进了该镇农业“块状经济”的集聚形成和发展。
注:此文2010年2月25日在《宣城日报·皖南晨刊》第四版“身边事·关注”栏目以“蟹苗‘红娘’活市场”专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