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
(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
徐晓
针对近日发生的多起针对儿童的袭击事件,温家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05月14日《大洋网-广州日报》《温家宝:要解决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tp://news.sina.com.cn/c/2010-05-14/040220268240.shtml
从今年3月下旬至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接发生6起令人震惊的恶性凶杀事件后,陕西省汉中市星期三又发生一起持刀凶残砍杀儿童事件。
南平血案的凶犯是一个失恋者,雷州血案的凶犯是一个病休教师,泰兴血案的凶犯是下岗失业人员,凶手的身份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因为生活或工作上的挫折而导致心理变态,最后报复社会。
从杀人者的身份来看,有医生、教师,也有失业、无业者和农民;从发生惨案的地方来看,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福建,也有欠发达的西部陕西。虽然每个具体案件都有不同的作案诱因,但这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职业,都操刀向幼童,这样的社会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和谐的社会,相反,在我看来,是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是一个生了病且病入膏肓的社会。
探析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我以为,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社会戾气日益深重。毫无疑问,两月内连续发生的多起校园针对儿童的袭击事件,是社会戾气长期聚集的结果。何为戾气?戾气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戾气是和正气相对应的,可以当作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一个社会如果普遍存在暴戾之气,是非常危险的。经历了文革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后,中国人的戾气始终存在,社会已经堕落为一个暴力蔓延、奉行丛林法则的社会。但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社会戾气的普遍存在,则是值得严重警惕的现象。
存在社会戾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贫富日益分化、社会不公是其主因。社会不公的现象如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社会戾气的日益严重将是不可避免的。
其二,贫富差距已恶化,仇富心态日趋严重。媒体近日刊登一篇署名为“新华社调研小分队”的文章称,近些年来,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较之富裕地区和富裕群体差距较大,因此提醒说,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我国的贫富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恶化。恶化的表现之一就是极端和莫名的仇富心态无限蔓延,不到两月时间发生的多起校园惨案针对所谓富人子女集中的幼儿园即是证明。
其三,缺乏调节机制以及宣泄疏导各种矛盾的渠道。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了各种矛盾尖锐冲突,各种风险高度集中的社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各地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包括舆论的管控等等。一方面是底层群众受到各种权力的侵害,他们应当有向上正当表达的权利,但另方面政府把维权与维稳对立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如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所指出的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由于正当的利益要求受到压制,一些群体或个人就只能采用体制外甚至是暴力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不满……
其四,教育的失败。校园惨案的作案者有受过层次较高教育的医生、教师,即使没有多少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主流思想,受过此种思想浸润的中国人崇尚仁爱,崇尚慈悲为怀,具有悲悯情怀、不忍之心,且相信善恶相报的因果报应,因此,绝对不会向无辜的孩子操刀。但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且多次发生。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应试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认分数不论品行的教育,见知识不见人性的教育,把多少当代中国人教育成了冷血的机器人。同是儒家教育圈,台湾香港新加坡的成人有如此冷血吗?放眼世界,又有哪个国家的哪个成人能如此冷血的操刀向幼童?!这样的欲哭无泪的血案,偏偏发生在有着五千年文明传统的中国,偏偏发生在GDP已经世界第二的中国,偏偏发生在全面实现小康、迈向复兴之路的中国!!!
教育的失败,导致了人们缺乏信仰,没有文化,精神空虚,尔虞我诈,冷漠无情,见利忘义,欲壑难填。没有了信仰和文化约束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与弱肉强食的动物都不能相比,虎毒还不食子,而人却操刀向幼童……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但我还是不希望这悲剧发生在幼童们身上。因为,人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一个无法保护儿童安全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社会。
我想起了鲁迅的名言:救救孩子?这句话见于《狂人日记》,小说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到今天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九十多年后的今天,救救孩子,居然要从学校的安全做起,从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做起。
历史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20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