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提出开放民营经济准入


呼吁放开民营资本准入,去除垄断,通过制度改良推进改革,破“贫富差距”的深层社会矛盾之局,这个建议我呼吁过多次,也相信是能够引发相当程度的共识。国务院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近日出台了新36条,股市为之一震(当然,效果相当短暂)。为什么?我想,大家对于这样的重复再提的政策,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政策利好的效果很有限。

这一步是必须迈出的,而且必须实实在在地放开。中央政府公开说放开民营经济,这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但每次都是形式多于实际,象征意义比实际效果要大。希望这一次,能下定决心大力推动,取得实际成果。

对民营经济开放准入,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事。各部门在审批时,实际上设置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障碍,使得任何提倡的政策都无法真正实际推行。要落实政策,需要的是:一、减少不必要的审批;二、出台实施细则。

解决深层社会矛盾,一是反腐,而是反垄断。放开民营经济准入属于后者,但还远远不够。必须对国有企业做进一步手术,实现其收益的全民共有。让国有企业进一步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这是解决的根本,想回避或者绕开是不可能的。

注意到温总理的最新表态中承认了中国社会存在深层矛盾,有人说,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用人民币解决。此话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靠人民币解决社会矛盾,可以,但不是简单地开动机器印钞票。而是从既得利益群体的口袋里把钱拿出来,分给弱势群体,同时,要建立机制不让既得利益群体再赚各种不明不白的钱,这需要什么前提条件?想一想就明白了,中央政府是否准备好了,下定决心动一动那部分人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