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学生补课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


*          
 近段时间,连续的校园惨案让我们揪心。我们的校园怎么拉?童话老师总是不停地说,外面有狼外婆,不要随便出门,要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可是这些孩子并没有出去啊,为什么还是有和真人一样面孔的狼冲进来伤害孩子呢?是不是我们的社会角色识别机制出问题了,乃至各种生命层次的结界打乱了,于是一个危险的生存空间就出现了。
 
 终于想起了孔圣人为什么要用礼仪来规范民众了,原来这里头充满了极高的智慧,不同的生命层次具备不同的礼仪,这样结界秩序就出现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体系。可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丧失了这些,真的是礼崩乐坏了吗。
 
  你来看我们的房地产,有没有整体规划呢?没有。你来看我们的服装,有没有角色定位呢?没有。我们完全漠视了公共资源。我们原本一个强调集体利益的国家竟然落到如此地步,惭愧不惭愧呢。我们很多人打着集体的招牌伤害了集体,因为我们没有去关心更高的集体,不错,民族主义是集体,可我们关心过人类这个更高的集体吗?没有,我们关心过除地球之外,别的空间的生命吗?没有,我们关心过过去的生命乃至未来的生命吗?没有。我们不敬老也不爱幼,我们的教科书因为遗忘了历史,所以就不可能爱老,我们的计划书因为切断了未来,所以就肯定会欺小。这些我们深思过吗?
 
        确实是有很多媒体、官员、学者出来说话,说那些校园血案的暴徒是什么精神不正常、偏执、有心理问题等等。可是问题哪有这么简单,不作环境和背景分析,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施暴恐怖。这跟西医治表,中医治根一样。你把苍蝇暂时赶走了并没有用,过会又有了,你得把污染源清除了,才能把苍蝇赶走。连续校园血案实际反映了一个非常深的问题:公共利益的路径迷失。
 
由于说来话长,我稍微解释一下。就是公共利益不是没有,它在那里是早就存在着的,可是堵塞了通道,柔弱的生命找不到自己的监护人,也许因为一个小堵塞,却有可能作出极端的非理性条件反射。孩子是弱小的生命,其实施暴者也是懦弱的生命。由于他们看不到各自的监护人,导致悲剧发生。公共利益的路径迷失,这就好象一个饥饿了人找不到食物,就吃自己的手充饥一样。
 
一个公共水井,没有人会去弄脏他,因为他自己也要喝水。会去弄脏它的可能是,以为这口井水与他无关。公共利益是什么?就是相互认同的东西,叫公共利益,任何一方独断专行都会与公共利益擦肩而过。可是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完全是单相思的一种教育,已经习惯于强制了,未曾考虑过公共利益是什么。
 
我这里有个调查,告诉给大家,让大家来评说一下。据家长放映,某县城小学四年级的朱老师,同学生家长有这么一段电话交流记录:
 
家长:“我们家孩子今晚就不补课了,朱老师。”
朱:“你要这样,那我就不管你们家孩子了。”
     家长:“话可不能这样说呀,朱老师,孩子送到学校,老师就是监护人,不能因为没参加补课,就不管学生了。要这样,谁还敢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啊。”
     朱:“那你不信任老师,你还要我这个老师干吗?!”
     家长:“这跟信赖不信赖是两码事,他只是不参加补课而已。再说学生课余时间,监护责任在家长方,要给学生补课,老师不能单方面做决定吧,而且你也不能因为补不补课这件事情同孩子正常的在校读书上课捆绑在一起啊。”
     朱:“啪。……”(那头挂了电话)
    据调查,老师补课,每月能向每个学生能收到200元的补课费,一个班能收到40多名学生的学费。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参加补课呢?有学生反映说:“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人举手报名的。后来朱老师就发脾气:就这么几个报名,我教你们还什么意思啊,我还怎么混啊!”。
 
 如此语气如此态度胁迫孩子补课,真叫我们心寒。教育怎么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据调查,这位朱老师,原来是学校负责播音的,因为学校缺老师,临时被调用当了四年纪的语文老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压力较高。可能习惯于广播了,不懂得互动吧,说话常常咄咄逼人。有些老师说,她这么做,其实也侵害了学生自由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只顾自己的教学科目学分高,不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是很霸道的行经。
 
以上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填鸭式强制性教学,目前校园普遍盛行,这个信号,是助长暴力的根源,必须引以为戒。如果不懂得彼此尊重,将破坏公共利益,从而迷失方向,导致某些人会做出过激行为。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外因是通过内因而产生作用的,社会某些势力对学校的施暴,在学校中能找到相同的诱因,那就是强迫性这个信号在肆意地横行,这个信号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学生的暴力倾向也能发现,一些暴力的网络游戏就是,比如,驾驶车辆的游戏,通过压死路上行人来扣分,非常血腥,孩子玩得一点同情心一点人性都没有,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不尊重他人意志的行为,都会导致公共利益的路径迷失,一迷失即绝望,一绝望,就会做出一些同归于尽的行为。希望各级领导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