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四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主要的数据情况如下:信贷7740亿,CPI同比增长2.8%,PPI同比增长6.8%。仅从表面数据上看,是市场对于通胀和加息的担忧导致了周二盘面的倒跌。那么,通胀和加息是否值得担忧?蕴藏在周二的回调背后是什么因素在发生作用?
一.加息是否是目前值得担忧的问题?
仅从数据本身的数值来看,市场的担忧还是有一定逻辑依据的。市场的逻辑
1.CPI数据的数值。从CPI数据的数值来看,2.8%逼近了央行年初设定的年度调控目标。市场担心翘尾因素有可能形成加息。
2.PPI数据的数值。由于PPI数据主要由上游出厂商品价格构成,因此在6.8%的数据之下,市场担心涨价因素会向下游传导,形成通胀。
实际上,针对周二出炉的数据,我们认为如果就此判定央行有加息要求的话,还是为时过早。首先,我们总结历年来的经济数据走势发现,在过去几年多个经济相对较好的月份当中,当GDP处于10%左右的增速之时,物价指数多处于2%到4%之间,由此看来目前的这个物价水平对于当前的GDP增长是可以承受的,而且这一CPI数据在区间之内所处的水平仍然不算高。其次,关于PPI向CPI传导的问题,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正在抵消这一传导作用。截止
二.导致大盘绿脸的真正因素。
我们认为导致周二大盘绿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亚太市场的回调,包括
三.对近期走势的一些看法。
从以上两点分析进一步来理解目前的市场走势,可以说并非是利空政策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