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大会登陆上海


  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大会登陆上海

  作者/何奇阳

  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后,有“光伏世博”之称的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于5月5日至8日亮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据组委会介绍,本次展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由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等牵头,联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CRES)、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等15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共同主办。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晓春在本届光伏大会开幕式上介绍:“上海世博会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既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采用技术最多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也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大规模应用。”

  展会盛况空前

  5月7日-8日,在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欧洲光伏工业协会、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等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业内人士就光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前景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光伏展览会则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众多知名光伏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创历年之最。

  被业界公认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教授,在“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中国太阳能产业应当争取以更高的质量,卖更好的价钱。”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名誉主席蒋以任指出:“此次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及展览会规模空前,与世界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光伏发电近年来正以5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它能够以最经济和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解决人类能源短缺、降低污染等问题,延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副作用,这是给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科学途径。”

  蒋以任特别强调,此次光伏两会“以人民的太阳能为理念”,大批企业为展会准备了许多让普通民众摸得着、看得见、用得起、用得上的光伏产品,让光伏新能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表示,上海光伏大会的永恒主题是“发展新能源,造福全人类”,而本届大会有两个重要的中心议题,一是在世界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各国光伏技术与产业部门应如何加强合作,着力提高光伏产业的技术内涵、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使全球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又是全球太阳能光伏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应当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光伏产业、扩大内需市场、加强推广光伏应用,为中国从传统高碳经济结构向低碳社会转轨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

  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副主席Murray Cameron博士预计光伏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至少产生5个超过1GW(1000兆瓦)规模的市场,预计2015年这个数字将扩大到10个。在他看来,光伏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预计到2020年欧洲太阳能发电占发电总比例12%,而目前占比最高的德国太阳能发电占总发电比例也仅在2%左右, 欧洲平均水平则不到1%。

  Cameron博士指出:“过去几年电费补贴的政策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政府对于上网电价的补贴和其他鼓励政策不应就此止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已经刻不容缓,光伏产业的发展规划应该跳出常规意识。”

  示范工程备受瞩目

  走近光伏展览会现场,各式各样的阳光变电房令人目不暇接,其中还有企业邀请观众参与光伏系统的制作和光伏建筑的搭建。在展馆外场,一幢约30平方米的光电小屋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轻钢结构房坡顶用太阳能电池板拼接而成,21块光电板材担任双重任务:既是建筑材料,又用作太阳能发电。据透露,这套光电小屋的电力系统花费超过十万元,尽管已是行业较低水平,但依然让普通百姓望而生畏。按现有价格计算,大约需要15年左右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据了解,光伏发电的成本目前仍是传统火电的两倍以上,具有投资回报率低、周期长的瓶颈。在展会现场,不少企业对记者表示,希望政府加大对光伏民宅并入电网的补贴力度,支持光伏建筑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亚太光伏行业组织在沪成立

  作为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一项重要成果,亚太光伏产业理事会也在沪成立。

  这一行业组织由中、日、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发起,将共促亚太区光伏业发展,与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等签约合作。理事会由成员单位轮流主持,首期办事机构设在日本。

  目前,亚太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已占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三分之二,规模远超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