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不喜欢足球的,就不是男人。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在什么角度上说这个话,不知道的还有在现代足球作为一种产业被欧洲人大规模推广之前,地球上,有没有男人?
从个人的观察看,自从国家对于体育领域的管理方针,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球们努力想成为球市,新问题新现象就开始了层出而不穷。
简单罗列,有以下现象人人尽知。足球圈子里:裁判的黑哨、国足的恐韩、俱乐部中的假球、足球记者与媒体的爆料,足协官员被查处与打黑;篮球圈子里:姚明去美国NBA当状元、美国NBA联赛转播在中国发大财;乒乓球领域:中国乒乓球屡屡大满贯与国际乒联屡屡改规则,之所以没有把乒乓球领域叫做圈子,是因为他们还在维护着中国体育界的尊严。诸如此类,等等等等,都是让人堵心的球事儿。
关于足球,关于篮球,关于乒乓球,要想找到其出路与方向,就不要再仅仅说是技术问题与心理素质问题啦,不能就球说球,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才能找到解决以上堵心事儿的方法。
1.欧洲足球联赛最发达,赚钱很多,人家搞这个三产有优势,不管是南美的、日本的、中国的,球员以到欧洲为某俱乐部打工为最高荣誉,当然也收获银子;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很红火,造星能力强大,甚至成了人家美国的“文化”,惹得中国的上班族中一批人可是宾服美国的软实力呢!问题是:美国为什么不在足球产业化上与欧洲争食,而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大力打造篮球与橄榄球球市,甚至干脆把橄榄球直接叫做美国“足球”?是资本实力不济?还是有其它的考虑?
2.中国足球既然搞职业联赛,就是体育产业化的思路,既然如此,一边抱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太黑太差,一边在体育彩票发行这个金融手段之中搞欧足联赛竞猜分流中国观众对于国内球市的注意力,这是为什么呢?
3.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与市场话语权,坚决坚持自己独特的赛事规则;中国的乒乓球国内受众与市场规模是个天量,也是中国人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锻炼方式,有无必要对国际乒联的赛事规则变态地变来变去那么在乎呢?
4.美欧的足球与篮球的职业球队,好像不像中国国内球队的冠名这样变态地变来变去,从产业角度说,一个球队的冠名变来变去,是打造不出一个体育品牌来的,谁往球队内注点儿资就要随之变更球队的名字,是想为资本所有人短期内快速出名呢,是愚蠢的花钱听个响的短期行为。
5.据2010年2月1日的中国足彩在线报道,“体彩09年销量568亿创新纪录,英德足彩胜负井喷16注头奖”,不知道还有多少国内资金从地下流向海外球市衍生出来的体育赛事博彩这个金融衍生品行业助推了其他国家体育产业的红火?所能知道的一点是,国内的球市,仍然停留在球事儿的阶段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