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说事——给医院看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0-04-08 14:03:56 |
主持人:崔永元 嘉 宾:周国平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原金水区人民医院)院长 崔永元:我现在有个问题问你,你现在是在上学还是在工作? 观 众:在上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崔永元:学什么专业呢? 观 众:人力资源管理。 崔永元:太好了,这个问题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观 众:大一,不要出太难的。 崔永元:特别简单。 观 众:好。 崔永元:就是现在有一个医院要给你,让你来做这个院长,这个医院不错,就是有一点儿小问题,比如它没有什么医生,没有什么病人? 观 众:这不是小问题吧。 崔永元: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嘛,还没说完呢,还没有什么资金,反正什么都没有,如果你上任了做院长,你准备怎么做?从哪儿开始入手?你需要多长时间能让这个医院改天换地? 观 众:我觉得时间应该不短。首先你要引进资金,有人给你投资,然后你才有资金去引进人才、吸引人才,有人才了,这个医院才可以办得更好。 崔永元:这是你的思路。 观 众:对。 崔永元:不开玩笑,真的有这么一个医院等着你,会去吗? 观 众:我觉得这个问题大重大了,我是承担不了这个。 崔永元:短时间内没有可能让那个医院改天换地? 观 众:对,我是不可能。 崔永元:你需要多长时间,比如你现在上任,到我退休的时候,这医院会是什么样? 观 众:也悬。 崔永元:其实是实话是吧? 观 众:嗯。 崔永元:但是有这样的院长你相信吗? 观 众:我才疏学浅,没听过,到现在还不知道。 崔永元:咱们一起来看看,真有一个这样的院长。 短 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二十几年前,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排破旧的房子,坑坑洼洼的院子,到处乱堆的杂物,很难想象这是22年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当时这家医院只有一台显微镜和一台只能透视不能拍照的X光机。病人很少,医院职工一百多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就连医院占用的土地,也没有自己的所有权,整个医院人心慌慌。 这个人叫周国平,当时是金水区祭城乡卫生院院长,因为工作出色、业务精湛,小有名气。1987年37岁的周国平奉命调任金水区人民医院院长,从乡卫生院调到区人民医院应该是件好事,但是面对金水区人民医院这样的烂摊子,周国平心存犹豫。在领导三次登门的情况下,周国平才下定决心接任了这个颇具挑战性的职位。刚到医院时,医院管理的混乱程度让周国平难以想象,职工们消极怠工、有意刁难甚至无辜挑衅,好在周国平有备而来,他以身作则,发扬苦干精神,打针、抓药、做手术、值夜班,既当院长,又当医生,用实际行动来感化职工。医院没有病人,他带领职工没黑没白的主动出去搞宣传、拉病人,医院没有技术,他开动脑筋,邀请大医院专家帮忙会诊,除了出差周国平几乎天天都守在医院里,每年大年三十,他让值班医生回家,自己来值班。大年三十的班,他一值就值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历,医院的年收入由八十万元变成七千一百万元。比郑州市其他四家区级亿元加起来还要多。固定资产由二十万元变成了七千万元,职工平均年工资由八百四十元,变成了三千元,原本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医院,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简直是个奇迹。周国平不但可以救治病人,还可以救活疾病缠身的医院,并让它发展壮大,这个周国平的医术到底有多高? 崔永元:掌声欢迎周国平院长。
周国平:你好。 崔永元:您能感受到吗?大家发自内心的掌声? 周国平:是的,我能感受到。 崔永元:当时调您做金水区医院做院长的时候不愿意是吧? 周国平:对。当时的卫生局长他骑着自行车,在冬天。 三次到我们医院去跟我谈,要我到这个医院任院长。 崔永元:三次打动了你? 周国平:三次。 崔永元:你们发现这个三次在中国文化里很厉害发现了没有?诸葛亮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给请出去的。这个局长没放什么狠话,说请你三次你要不去,这个院长也不让你当? 周国平:不是,私下里跟我说,那一年我该晋中级职称,他说你要是不去,今年中级不给你晋。 崔永元:咱们现在一起回到二十多年前。我们现场所有的朋友跟你一起回到那个医院,咱们看怎么解决这一个一个问题,没有病人,没有病人很正常,谁到这个医院去看病呢? 周国平:当时郑州市的一个规定,就是到区级医院看病不报销,周围都是省直机关,都是能报销的人群,所以说那些人都不能到我们医院去看病,医院条件又比较简陋,就有一台只会透视不能照片的X光机,一台显微镜,没有设备,没有病人,医务人员中专学历不超过职工总数的10%,就是160多个职工,就有十几个人有中专学历。 崔永元:我的问题是您当院长您怎么好意思让人到这种医院去看病? 周国平:是啊,不能去这儿看病,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要房屋破旧,刚才大家看到了,所以说也很难。但是难也得做,不做怎么办,这么多职工,还有几十个退休职工,工资怎么办?财政投入又不足,先把这个做起来,既然局长调我来了,那我得想办法把这个医院救活,对得起局长,对得起我的职工。 崔永元:你是用什么办法找来的这些病人到你这个医院来看病? 周国平:你听说过毛主席闹革命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崔永元:农村包围城市。 周国平:对了,还是你高招。 崔永元:对。我参加了当时。 周国平:那我怎么没看到你? 崔永元:我在朱德后面。 周国平:当时就是用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做法,就是毛主席开始闹革命的时候,因为什么,城市人到我医院看病不报销,农民不存在报销问题,所以说我就把我的医疗这些市场做到农村去。天天走村串户到农村。去天天都跑。 崔永元:您不光跑还贴了好多广告牌是吧? 周国平:贴广告牌,拉横幅。到每家每户。 崔永元:上面写的什么呢? 周国平:横幅上面写的就是到“区医院看病既方便又便宜”就这样的横幅,当时特别那乡村医生,每个村有个乡村医生,有个村诊所,我给每个村诊所给它装上一部电话,当时我们装一部电话两千多块钱,我装了多少电话呢?我装了有一百部电话,拿着钱。装电话为什么?电话那个话筒上都印上我的电话号码,一有病人需要到我这儿看病,拿起电话就可以给我打电话,号码不用记,就在话机上写着呢! 崔永元:这样来了很多病人? 周国平:对。这样来了很多病人。 崔永元:您那儿能看什么病? 周国平:特别生孩子这一项,你像在家里边生孩子,以前都是在农村,在家里边,找个农村土的接生婆,用老法接生来接生。 崔永元:拿个剪子。 周国平:对,就是拿个剪子。所以那个时候小孩破伤风,什么叫七六风、四六风非常多,什么叫四六风,就是出生四天,得了破伤风,农村都叫四六风,这样的病很多,就像你说那样,拿个剪子咔嚓一剪。很容易引起破伤风病,所以说我们为了找病人,他们这些病人我想把他拉到我的医院来进行生孩子,这样一来医院就有了业务,因为生孩子这个业务,它还不是非常高难的一个业务,它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业务,只要你卫生条件好一点,对她热情服务好一点,环境好一点,她们都愿意来,作为技术比较简单,所以说我就找这样的病人来。这样一找来的时候,病人就慢慢多了。那你说我那么多职工吃饭问题怎么办?这些大家都知道,财政又给钱少,你要不挣点钱叫职工,我都说了叫职工都喝西北风?那不行。 崔永元:现在病人来了,就得解决我们医院自己的问题,说那个时候服务态度不好,而且还有故意找茬儿的? 周国平:对,服务态度非常关键。作为一个医院来讲服务态度非常关键,你服务态度不好,病人去看病,病没看好,带着一肚子气走了,那病人肯定再也不来了。所以当时我就在我们医院门头挂上一条标语,就这条标语。“服务好对大家讲,服务不好对院长讲”,就这样,院长手机。我的手机号码。 崔永元:这真是您的号码吗? 周国平:就是我的号码。 崔永元:现在还是您的号码? 周国平:现在还是。你要一打都可以通。为什么呢?这句话就是服务好了对大家讲什么意思?你给我宣传了,宣传金水医院多好多好,这样病人来不就更多了,服务不好对我讲,我就处理,批评他,处理他,处罚他。我给你举一个例子。 崔永元:我先问您一个数据,您再举一个例子。您那个时候每天大概接几个小时的电话? 周国平:我每个月电话费基本上都在1000多块钱,1500块钱,我一天电话都在100多个。 人家说投诉电话是不是,你看现在公布一个市长电话,实际是市长接的不是? 崔永元:不是。 周国平:是市长办公室接的。 崔永元:肯定不是。 周国平:我的电话就是我要接。比方那一年我出差,那次我到哈尔滨。开一个医疗器械博览会,我去买医疗设备了,去了以后,就在市里一个电话来了,哪儿的?我到你们医院看病找不着人?到放射科做CT找不到人,好了,我说好,你放下电话我马上给你找人。我马上打到传达室,我说刚才放射科人在哪儿?放射科离传达室只有几米远。传达室说,贾大夫刚去门口买饭吃,我赶紧回电话,我说同志对不起,你在门口等五分钟,他就可以回来了,他去门口买饭了,那病人就不着急了。当时我们医院有一个规定,就是你这个人离开科室,一个人的科室,没人的时候,你要出门的时候你必须贴个纸条,我到什么地方去了,几分钟回来,请稍等,对不起,请稍等,必须留个纸条,我这个做法在我们郑州大河报上还给我们登过,这个做法不错,为什么?你到医院看病,你看科室没人,作为每个患者来讲都很着急,如果这个纸条贴上去几分钟回来,比方说这个医生到洗手间,就这么一会儿病人来了怎么办?所以说我们实行这个,贴个纸条就证明到哪儿去了,可是那天那个人,我说你看那门上有纸条没有?他说没有啊。我说好了,违反制度了,马上我就打电话,(传达室)看见他从外边刚回来,说周院长电话,就接着了,我说去哪儿了?他说去门口买饭了,我说你贴纸条没有?没有。好了,上班,赶紧给病人处理。马上打电话到办公室,下午两点钟上班以前,通报发出去,脱岗,这叫脱岗,罚款200元,给病人赔礼道歉。好了,所以说我这个电话。
崔永元:他那个时候一个月才挣800多? 周国平:就是啊。 崔永元:一个电话就要罚他200元? 周国平:就要这样罚他,罚得少了他不在意。今天违反交通规则了,罚你十块钱,无所谓,罚你五百块钱这是个钱,就是你少了时候他不在意,多了的时候才触动他的心里。 崔永元:我问您个事,如果打您这个院长手机投诉,老投诉一个医生,你敢开除他吗? 周国平:绝对敢。我这些年开除人多少了? 崔永元:他是局长介绍来的? 周国平:谁介绍也不行,我开除的人起码有一百多个人。我都开除了,在我这儿开除的人不分亲戚,朋友。 崔永元:多长时间开除了一百多个? 周国平:我这有七八年吧,就让我开除一百多个人。为什么?在我开除的人面前,没有什么当官介绍的,没有什么亲戚,没有什么朋友,只要是违反医院制度,我就可以开除你,比方有一位医生,我们规定有一条制度任何人、任何情况下、任何理由不准自行收费,你不能把别人看病的钱装进自己腰兜,这个老医生他就违反了,违反了我就开除他。但是我开除的办法不说你违反了我开除你,我不这样做,我怎么做?我召开全院职工会,我说咱们医院有一个职工他私自收了别人两千块钱,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叫大家来讨论,分组讨论。 崔永元:大家不知道是谁是吧? 周国平:不知道是谁,不说名字。大家讨论,讨论以后开始汇报,再集中,讨论时间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统计会议记录,好了,半个小时以后都过来了,过来以后我说哪个科室先说,那个外科说我先说,那个门诊说我先说,大家说,怎么处理?开除他,开除他,都说完了以后了,一个职工问,周院长你光说讨论,开除这个人是谁啊?我说好了,这时候再告诉你是谁,某某某,他本人也在场,他听到了以后他自己也没啥说,不是我院长开除他,而是大家职工开除他。 崔永元:大家想改主意也来不及了? 周国平:那不行,那不行。 崔永元:您开除的这里有您的亲戚吗? 周国平:有。 崔永元:多亲? 周国平:多亲?叫哥的。有叫哥的,有叫叔的,还有我的亲戚,比较近的亲戚我都开除了,所以我们职工一看,周院长连他自己的亲戚都能开除,包括领导介绍的,大领导介绍的。所以你这样一做,那底下的人都没啥说了,包括职工的妹妹、职工的侄女,我再开除,连跟我说都不敢跟我说,他知道纪律就是纪律。 崔永元:你还有一个特绝的,叫先看病后交钱,我觉得这个很吓人,这个会把一个医院做垮的? 周国平:不会。 崔永元:你记住,先看病后交钱? 周国平:不会,不交钱也看病。为什么?就是新农合政策很好,你如果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用得让老百姓满意、用得老百姓得实惠,这是执行者的问题。 崔永元:有没有赖帐的? 周国平:没有。 崔永元:一个都没有? 周国平:到现在为止一个赖帐的都没有。 崔永元:有没有分期付款的? 周国平:有。比方说其中有一个病人,他做手术欠了我们五千块钱,他去打工挣钱,一个月还500,一个月还500,还了十个月。把欠我的5000块钱还完了。还有一个病人,治完了病,在我们医院花了三万多块钱,他当时只跟我说,我的病你给我治好了,我要不给你交钱,我感觉对不起你。过后几个月才知道,他是把他的房子卖了把钱给我交了,这说明什么?病人他讲信用。就是说我给他治好病,他不交钱觉得对不起我,就这种观念。 崔永元:您说的这些全是农村的病人? 周国平:全是农村病人,新农合病人。 崔永元:我们是不是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就是说农村的这些乡亲们更重诚信? 周国平:对对,是。更重诚信,所以真正的来说,到现在赖帐的一个都没有,我觉得农民非常诚实,非常忠厚。 崔永元:您的医院可以不可以,就是说不分农村的和城市的?只要来看病都可以? 周国平:现在这个问题我还不敢推。 崔永元:为什么? 周国平:为什么?因为城市流动人口太多,他溜了,他跑了,今天在这儿打工、明天在这儿打工跑了,我去哪儿找他去? 崔永元:就是说城市人可能更靠不住? 周国平:这个也不能这么说。只是有些人靠不住。 崔永元:来,您看看这个,您看这个一定高兴,这是金水区总医院的变化,看,1987年固定资产20万元,现在2009年(固定资产)7000万元。这是实实在在的? 周国平:实实在在的,一点假都没有。光看那照片以前固定资产有多少钱?你看过刚才那个短片吧?你看那个破烂样。 崔永元:看了,那根本不值二十万。看看这个,平均年工资840到了3000元? 周国平:30000。 崔永元:30000,年工资30000。这个还有一个,你看这是2009年其它四家(区级)医院的业务收入。 周国平:我们郑州市有五家区医院。 崔永元:不归他们管的,对。(其它四家)区医院,合起来才6000万,您一家就7100万。 周国平:对,是这样的。 崔永元:这个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看,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用的,这是个呼吸机。 周国平:就这样送到家了,送到家以后,全村的村民,60个村民,轮流每天24个小时不停的按压这个气球,如果不按压这个小女孩都不会呼吸,所以就靠这个球来代替她的肺功能来进行呼吸,一分钟都不能停,停一点儿小女孩就没有生命,所以在这样情况下,村民的智慧,这就是农民的纯朴,60人轮流,不要代价、不要报酬。来给她按压。并且他们在按压的过程中,想出办法。是不是要一个机器来按压,这样就省人力,所以他们就自己绘制了一个呼吸机,这样一个呼吸机。我看到这个呼吸机以后,我都掉泪,我非常难受,中国医疗企业那么多,医疗设备现在可以说比较发达,但是还有这么穷的人,治不起病,没有呼吸机,用这样村民自制一个呼吸机来抢救一个小女孩的生命,我心里难过得掉泪了,所以说我就赶紧开车,离我们医院有200多公里,我开车跑过去以后,我看了以后非常心酸,但是我又看到了农民的智慧和农民的爱心,自制这样一个呼吸机,所以我给她送去了一台呼吸机。在家治疗小女孩,这个小女孩还是很危险的,并发症等等一切都还会要了(命),还会治不好,所以说后来我就把她接到我们医院来给她进行治疗。我们作为一个医务人员,要看到这样一个呼吸机,我们都感觉寒心。 崔永元:现在这个小燕治疗多长时间了? 周国平:现在小燕治疗一年多了,现在小燕子也能自己走路了。她母亲来了。 崔永元:把话筒给她。 小燕妈: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参与这样的栏目,现在小燕已经(恢复)好多爱心人的帮助和周院长的帮助,小燕子现在恢复的(很好)。 崔永元:她现在不用呼吸机了是吗? 小燕妈:不用了,可以自主呼吸了,而且她现在自己能走。 崔永元:自己可以下地走了? 小燕妈:对,这都是周院长一直的辛苦。谢谢。 崔永元:谢谢。我们要是不亲眼看到这个呼吸机,谁能想得到,谁能想得到农村医疗水平这么差? 周国平:所以看到这个呼吸机,我到她家一看我非常难过,难过的都掉泪,我从医42年,我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呼吸机,所以各个报纸、媒体上称它为“山寨呼吸机”。 崔永元:周院长把这个金水区医院治理好了以后,走上正规以后,他又有了新想法,要给四个乡镇卫生院也治病。 崔永元:您那个叫收编吗? 周国平:也可以叫收编,也可以叫整合,也可以叫一体化管理。 崔永元:你这个院长会更扬眉吐气,因为你管的医院就会越来越多?就可以把局长废了? 周国平:那不会,没这个想法。因为啥? 崔永元:有没有阻力? 周国平:有阻力,肯定有阻力。要想把这个工作搞成肯定会有阻力。 崔永元:我要是乡镇卫生院的院长我愿意,因为都归你管,而且我们自己经营得不好,收益也差? 周国平:那不一定。那个院长也不一定都同意。 崔永元: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周国平:这个东西不好说,一个人一个想法,他感觉那时候也很不错,这个不好说。你说这个破产企业。 崔永元:您是话里有话。 周国平:那不好说。 崔永元:您是说那个卫生院不怎么样,但是院长个人的收益还可以? 周国平:那我不知道,不能说,那不能说。我不知道。 崔永元:支持您的局长是不是今天到场了? 周国平:今天到场了。 崔永元:热烈掌声给他。话筒给他。您贵姓? 局 长:我免贵姓原,平原的原。 崔永元:原局长,您当时听到他这个想法的时候是不是也挺出乎意料?在您这儿有阻力吗? 局 长:应该没阻力。 崔永元:那您知道为什么有的卫生院院长不同意吗? 局 长:卫生院院长不同意,他必定在一个单位他是一把手,他管一个单位。如果收编了,不一定他这个院长就能干了,整个这个资源还要整合,包括院长有可能重新选聘,那些院长都是老院长了,干多少年,甚至于几十年都有,所以收编以后,他自己没有自主权了。 崔永元:这个工作怎么做呢?谁出面做?是他出面还是您出面? 局 长:那只有我出面了。 崔永元:您愿意让他做这个尝试,是因为看到了他在这个医院改革的成果? 局 长:周院长是我们金水区卫生系统的一个老院长,应该说是非常敬业,我们同期都当过副局长,关系也非常好,又非常熟悉,把这几个院交给他,我们也放心。 崔永元:后来这几个医院的院长都换了吗? 局 长:这几个医院的院长全部换完。 崔永元:新的院长今天都到了现场,站起来跟大家见个面。您把话筒给女院长吧。是不是他们搞改革的时候你提前就知道了?他允诺了,他说一改革就让你当院长。 女院长:这个不知道。 崔永元:您当时在的哪儿? 女院长:我当时在金水区总医院上班。 崔永元:在总医院上班。你想过当一个院长这个责任、压力会不会特别大?想过这个事吗? 女院长:当时的话就说是竞聘,我们当时就是我们卫生局以及总医院搞这个竞聘上岗,就说只要大家你觉得你自己想干一番事业,想当这个院长的话,觉得自己能干好你都可以竞聘。 崔永元:那就是你们四个都是竞聘的? 女院长:对。我们都是竞聘上岗的。 崔永元:报名竞聘的? 女院长:对,是的。 崔永元:有多少竞争对手呢? 女院长:当时的话是有条件的,就说你必须得是本科毕业,然后你才能够竞聘上岗。而当时在我们基层这一块,本科生还是比较少的。 崔永元:就四个是吧? 女院长:不是,当时的话是有二三十个吧。 崔永元:三十多个,竞争上岗。好,谢谢你们,请坐。好的管理模式有了,好的院长有了,好的局长也有了,好的医生怎么解决? 周国平:要想解决这个,就要开拓思路,我为什么要想把四个卫生院接管起来,我接过来我为什么能够管好,提前我得想好,我不想好接过来以后我还搞不好,那你的改革、你的探索就失败了。怎么来解决,崔老师假如你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以后你愿意叫她到农村去吗? 崔永元:不愿意。 周国平:为什么? 崔永元:我说实话嘛是吧?肯定要动用所有关系,想各种办法让她留在城市医院里。 周国平:为什么要留在城市医院呢? 崔永元:,她觉得那个(农村医院)条件不好,然后提升能力有限,提升的空间有限,而且随时面临着被院长开除的危险。 周国平:崔老师说得非常正确,假如是他的孩子到了毕业以后,他也不愿意叫她到农村,我的孩子毕业以后我也不愿意叫他去农村,人都说实话,不要唱高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我这个模式最关键解决就是农村(医院)的人才问题。 崔永元:怎么让他们愿意去? 周国平:比方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到我哪儿去了?分到我金水区总医院,,愿意来到这儿。到这儿以后我再给他派到农村医院工作,这个工作不是长期的,干一两年我就给你调整回来,再派那个人再去,这样来调整。 崔永元:听明白了,先把他骗到郑州,再给他往底下发。 周国平:不是骗到郑州,他来以前,我首先都要跟他签一个协议,就是你来了以后,每个人都有机会必须到乡镇医院工作两年,你要不答应这个条件我就不要你,所以有些找工作很难的这些大学生,一看到这个地方两年也不算长,我还可以再回来。 崔永元:这就是那个协议。我昨天仔细研读一下,他说办理正规的人事手续,属于医院正式在编人员,医院负责办理医疗保险和社会统筹。 周国平:对。 崔永元:也就是说你来了,你就是正式的人员了。 周国平:对。 崔永元:这是一个,然后工资、待遇、奖金这上面都有详细的描述。我想知道您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 周国平:一个人有些人是为了钱,有些人是为了事业,我这个人对钱看得比较淡漠,我对我这个事业我看得比较重,有些同志可能讲你是唱高调,不是唱高调,所以我干院长这几十年来讲,到最后今年我实际该退休了,但我就想把我们的卫生事业搞好,就这一个心思。所以说我看到乡卫生院都是破烂不堪,要人员没有人员,要设备没有设备,要房屋都很破旧,那怎么办?而且特别有一个乡卫生院,我在那儿当了十年院长,现在回来看,那个医院已经快倒闭了,我心里很难过。那儿的职工找到我,周院长叫我们跟着你干吧,周院长跟着你干吧,我们现在干不下去了,看到他们这些情况以后,我心里也很难过,我在的时候医院比较红火,现在医院快倒闭了,还是我的老朋友、老同志,包括老退休职工,工资都很困难,我说好了,我想想吧,想来想去,我感觉我把它收编了,我用这个政策,给它注入人才、注入资金、注入技术,买设备、盖房子,把它活起来,把我们整个金水区卫生事业全都发展起来,这样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崔永元:也就是说总医院挣的这个业务收入7100万。 周国平:还不包括他们几家。 崔永元:也会往乡医院里倾斜? 周国平:是啊,我向(乡镇卫生院)倾斜。我这两年多我投入了三千万资金,我来给他们建房子、买设备,所以现在我们乡镇卫生院房子建得非常漂亮,设备都非常好。 崔永元:我们一起看个短片,看看这个医院改革前后的变化。 短 片:咱(乡卫生院)现在医疗设备可以有CT, 有彩超。设备全是先进的。像俺妈做的CT,做的彩超, 都是在这做的。原先咱做个小孩微量元素(检测)啥的都得去市里边儿童医院那儿。现在在这儿(乡卫生院)都可以做了。俺原来都不愿意来这住院, 现在是都争着来这住院,原来不愿意来。原来这医院环境设备啥的都不是太好。现在你看设备、环境、都可好。来这可方便,我们来这都可多。就是人太多的时候排队的时间比较长。因为现在医疗条件啥的都跟得上。看病的人太多。现在里头设备可好,就是内科,小儿科,再搁上两个好大夫就算齐了。 崔永元: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这个医院好了,好像大家也愿意得病了? 周国平:不是不是。 崔永元:看病的人就多了。 周国平:那不对。医院好了,条件好了,原来是有病看不起病,没钱看,现在是有病都想去看,健康第一,都愿意去看病了。 崔永元:原来有病也不愿意去医院,或者去也不愿意去这个医院。 周国平:对。 崔永元:现在可能都愿意来了。 周国平:对。
崔永元:我觉得您这个改革特别成功。我的想法是下一步您接着就像一个孵化器似的,下一步继续把它辐射。比如说我们把郑州附近的乡镇医院,陕西的,山东的。然后您当卫生部长。 周国平:我当不了卫生部长。 崔永元:我的意思就是说它能不能在全国推广。 周国平:我觉得可以。如果全国的大医院,比方一个县里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二院。它如果能每个县,每个县医院它能够带几个卫生院。每个市的市级医院。每个省的省级医院都带上十个,二十个。我觉得这样分配分配,把全国的卫生院都可以带起来。 崔永元:我怎么听下来,它的决定因素并不一定是钱和人呢。 周国平:不是,是政策,体制。所以医疗改革我现在经常讲,有的记者采访我,我说主要是体制改革。不要光拿钱来说,投入一点钱投入一点钱。这个钱投入进去我讲了,我说把国民经济收入的总产值都投到医疗看病上,老百姓也不会完全每个人都满意。包括美国,投入多少资金搞医改,改得都满意吗?很难满意。所以说中国现在的医疗改革我感觉要从体制上下工夫。体制上着手我感觉比较好。 崔永元:让大家提问吧!他们的问题可能比我还尖锐。 观 众:周院长我觉得我很敬佩您,因为我觉得我也本身也有一个梦想,就说这一辈子做一个好医生,如果我的技术好,我本身是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的,刚从美国回来,中医药大学派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回来,我觉得我见证了在美国的时候,我见证了一个农村的就普通的医院和城市的医院基本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所以很多人他不再去追求大医院的那种所谓的好坏,因为设备都是一样的,人也一样的,因为大家技术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刚才我们看到那个短片他也提到,说这个医院设备不错,就是希望多几个好的内科大夫或者儿科的大夫,但是我们看到我们那个表格上,提到平均的年工资只有30000块钱,平均到12个月。也就是一个月大约两千多块钱,所以我就说,如何留得住人才,就是说更多的人不仅是设备,设备越来越强,然后人才能留得住,而引得进来,我想看看您有什么好的办法? 周国平:现在我说的是人均工资30000元,与你的工资相比,与北京的工资相比我们是低的,与我们当地的工资相比它就不算低了,一个全国的地级差别不一样,他的工资收入不一样。 崔永元:消费也会低。 周国平:消费也不一样。你在北京一个人收入,和我们在河南省的一个人收入那差的很远很远,这是我们医院的开始,但是我们现在再过几年以后,我们的收入肯定要翻番。 崔永元:但是不要忘了,这个30000是从840元翻过来的。 周国平:再一个我们今年推出了引进人才的一个措施,叫一个博士生到医院工作我送给他一套住房。如果这样我感觉有些博士生是会动心的,在北京买个住房100多万,在我那儿送给他一套。 崔永元:一百多万您帮我买一套? 周国平:再一个这个人呢。 崔永元:他这个是组合拳,就是在改革过程中还不断的在调整。 周国平:一个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去找工作岗位。你比方说我们招学生过来,一坐下边坐几百个都来报名,我说同志们,同学们,有的家长是市局的局长、省委书记、省长的举手,没有一个举手的。我说坐在学生中间有博士生没有?没有。我知道,他们这些人不会到我这儿应聘。那年开人大会的时候,我们一个代表,我是人大代表。我们讨论的时候,咱金水医院得引进点人才啊,引进点好人才,我就一句话,我说在座的各位代表,你们的孩子毕业的时候愿意到我金水医院去吗?没有一个发言,就刚才我问你崔老师,你的孩子毕业愿意去我哪儿吗?你肯定不愿意去,农村很苦。所以说我们招收人才,就说了家庭是农村上学出来的孩子,城市一般工人,这样的家庭孩子他没有更好的后门,他没有更大的社会地位,他觉得在我这儿工作就荣誉了,如果你很有本事人,你想找大医院,那些没本事的、那些农村的孩子来我这儿是最好,我最欢迎,假如你来我也欢迎你。 崔永元:给你一套房子。 观 众:你好周院长,我是安徽的,我也是从农村来的,对于您说的那个原来农村看病难的问题,我深有体会。自从我们国家实行了医保之后,农村看病可以报销的那个制度。
崔永元:叫新农合。 观 众:农村看病难的问题确实改变了不少,但是报销的医药费减少了以后可能医院的收入会减少,所以我就发现现在很多医院就把医院的那种药物费增加了很多。 崔永元:你这是特别好的问题。 观 众:所以说我觉得我的问题有点尖锐,我就想请问周院长,请问您的医院存在这种情况吗?而且您觉得您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看法?谢谢。 崔永元:我就是希望观众问这个问题,你们要实在不问只好我自己问了。你的药价贵吗?什么样的便宜? 周国平:现在医疗改革,在我们郑州市、在我们金水区、在我们农村,我们药品的价格实行零加价,不加价,就是在医药公司我们买多少钱,在我们医院我们卖多少钱,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这个小同学问了,那你们医院收入怎么办?所以这个问题也很尖锐,就是要求政府来投入,政府投入到位了,药价便宜了,收费标准降低了,老百姓花钱肯定就少了,如果说光把药价降下来,如果政府不补贴,肯定医院活不了,但是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投入会增加,所以这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不会说今天把这个问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解决了,全部解决了,那是不可能的,逐步逐步这样解决就好了。 崔永元:她问的不光是这层意思,她想问比如说我们到您那个医院卖药,我们到哪儿去领回扣? 周国平:这个问题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就讲了医药市场销售是市场经济,我们医院的管理是计划经济,这两个经济怎么结合确确实实很难,我作为这个院长在我们郑州市来讲我管得是比较好的,其它医院管得我可以不客气地说没有我管的好,因为我尽心,我那药剂科的科长也非常尽心,我们全院职工都非常规范、非常规矩。 崔永元:您保证您药剂科的科长没拿回扣? 周国平:我可以保证,因为我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崔永元:您算过帐吗?不用社会上这种通常的进药的方式,你们每年能省多少钱? 周国平:像我们院进药一年能省几百万。 崔永元:能省出几百万来,也就意味着大家到这个医院看病能少花这几百万? 周国平:那我不知道,这个我不能说,我不知道。人家每个医院都是通过招标进的药。 崔永元:您一个院长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还没我知道的多呢! 周国平:那我不知道。 崔永元:这个可能也是您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能让自己改革顺利的一个高招,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 周国平:我的职工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是该记住的都记住了,不该记住的都忘了。我就是说该知道就知道,不该知道的知道也不知道。 崔永元:医疗改革不是周院长一个人能做的,也不是一个卫生部长马上就能做好的,但是关键得有人做。哪怕从基层、从一个医院先做起来,因为做好了这个老百姓就会得实惠。我想知道您小时候的理想是想当医生吗? 周国平:我小时候,这话长了。为什么我要当医生?那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一个妹妹得了脑膜炎。冬天,我去请医生看病,我在医生诊所门前叫了站了一个多小时,医生不给我开门,不给我看病。因为冬天太冷,他不想起床,当时我在这儿想了,我长大我要当医生,哪个人只要一叫我,我马上就到,我体验到看病这样难,所以那时候我的梦想,我要当医生,所以我初中毕业以后我回到农村就做了农村一个卫生员,就是给老百姓发发预防药这样一个卫生员,我天天走村串户为农民防病治病,我干得非常高兴、非常满意,我要解决农村的看病难问题,农村当时是非常缺医少药的状况,我感觉我能做一点我非常高兴。 崔永元:所以您现在会有满足感,因为您实现了自己儿时的理想? 周国平:是。我小时候的理想,我要当医生,来给农民看病,来给老百姓治病,所以说以后我就当了医生。大家又说了,现在我经营一个医院,就是说了,你这个医院经营好,你要是一个企业家你肯定会赚很多钱,我说不错,我肯定会这样做,我要是我干企业,我这个人,我的经营思路我肯定能干好。 崔永元: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