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地级市县乡级市场,商家在地级市县乡的热土上收获无穷的机会DM单页


    DM的定位分为市场定位和内容定位
说到市场定位,一般的媒介推广都习惯于把它等同于报纸、广播、电视、户外、网络等等,并列于诸大媒体之后。好像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气势来一样。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会把广告主引入误区,其结果就是和报纸、电视等常规媒体抢预算,如意者寥寥。我觉得,倒是把DM和电梯液晶显示屏、付费电视节目、手机短信、邮政商业信函相提并论合适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有两个概念,第一,前者是大众,后者是小众,DM是个小众媒体;第二;前者铺天盖地,后者依赖于部分区域或专业的渠道,DM是个渠道媒体。把小众的渠道媒体混同于大众常规媒体,是我们给自己设置的一道障碍。
如果市场定位错误,无论怎样努力,结局都是走向失败。这样的案例,在中国DM行业里数不胜数,特别是城市里的DM,经营者不可谓不努力,员工素质不可谓不优秀,市场潜力不可谓不大,结果却是大多数都在惨淡经营。另一种现象是,县级市场的DM,无论从资金投入、市场潜力等指标来比较,远不如城市里的DM,但相对来说,却活得比较滋润。
在内容定位这个问题上,很多DM都是这样在操作:有什么样的广告,就是什么样的内容。从字面上理解也说得过去,但如果是抱着这种观点经营,最后的结局也只有失败。
“以内容为中心”,不仅是传统媒体要关注的,也是DM不能忽略的。如果吸引不了读者,广告登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没有广告效果的DM,广告商不会感兴趣。没有了广告的支撑,DM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广告商的消费者来确定读者,再根据读者的特征来采编内容。然后以此内容来吸引读者,最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市场定位决定了内容定位,而内容定位同样也影响市场定位。
所以,DM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DM的命运!

舍得舍得,寓意深刻: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经商的艺术。我认为更是经营DM的一种理念:舍掉分类广告的利润,换来分类广告数量的增加,从而提升DM报的广告效果,以此得到工商广告带来的更多利润。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分类广告、工商广告。

同一类型的广告集合在一起出现的形态叫做分类广告。比如,招聘是一类,婚介是一类。具有篇幅短小、收费低廉、分类清晰、方便查找、服务性强等特点。由于分类广告信息量大,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读者主动阅读的可能性高。除开分类广告,其他的广告我们称之为工商广告。

对于在县级市场经营的DM报来说,想要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实用性、可读性、以及工商广告的效果,增加分类广告的数量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分类广告分布广、行业跨度大、区域分散、耗时耗力,而且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工商广告。作为DM经营者来说,一方面知道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知道它又赚不了什么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很是头疼。更令人郁闷的是,公司也花大力气来抓了,业务员也尽心尽力了,可分类广告的量仍然上不来,DM报的影响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我们把一则分类广告的规格按4CM*2CM计算,那么四开报纸的一个整版将可以容下96条信息。以十万人的一个县城对分类广告的需求来估计,一个整版的信息量是必须要满足的。但如果这项工作由DM公司按排业务员去操作,那么一个业务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也未必完成得了一个整版。而且由业务员完成的那点分类广告量所创造的利润,连发他自己的工资都不够。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分类广告的信息量上不去,DM报的影响力也就很难提高,DM报上工商广告的效果就会随之降低,导致广告客户流失,这样一来,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利润,更是生存的机会。(此文是newsun广告公司陈总与丁荣兵个人主观意见,此文以在《传媒观察》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