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主集体给了市政府一个大耳光


    多家媒体几乎同时报道,北京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出租率高达50%,出售率达20%。这些数据和实际情况也许有些出入,来源于不同调查公司和不同房产中介在不同经适房小区统计的不同数据,但结论是惊人的一致:这些钻了政策空子的经适房主,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北京市政府的愚蠢公之于众,用实际行动一起给该市政府一个响彻云霄的大耳光!他们再一次印证了古人照亮千古的经典言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指当权者,鄙为见识短浅,自《左传》)
    经济适用房当年仅出现于一线大城市,后来被小城市跟风作秀逐渐普及。本意是照顾低收入老百姓,不想政策设计者让房地产奸商和精明的中国公民都赚了,唯有政府因为没有卖地只赚了个勇于探索的好名声。如今,这个好名声因透支公信力而遭到报应,换来了排山倒海般的指责。愚蠢透顶成了北京市甩不掉的一个形容词。 
    本来,低收入者就不该有房产权,经济适用房制度就不该产生!换句容易理解但不太客气的话说,富豪住豪宅,中产阶层住公寓,穷人有个廉租房住着,是符合市场经济的。买不起房的低收入者,政府负责兴建廉租房,供其长期租住,只有使用权而无房产权,是可以的。让广大纳税人来帮助这一部分穷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就足矣!没钱,为什么一定要有房产权呢。若想拥有房产权,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当然房价畸高是又一个话题)。而经济适用房制度,就是政府在帮助穷人获得房产权,然后允许他通过租售这个经适房致富,不到3000元的单价买的房子卖到2万多一平,用不当得利的办法从穷人摇身变成富人。这极大地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难怪那些制定政策的肉食者们的八辈祖宗都快给骂出祖坟来了。 
    方向错了,后来你怎么校正也难保不跑偏。经济适用房制度,就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无论怎么修订都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地方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看看经适房都卖给了什么人吧?因为过分看重于北京市户口,这个经适房的购买条件强调了户口,也许是对的(这里不谈户籍制度改革的话题)。但北京市的肉食者们忘了一点是,大量持有北京市户口的中央党政机关及在京直属机构的员工,其实不是你北京市的市民!人家自己单位分房(即使实行房改了,人家也都有房改补贴),你北京市也管不到人家,人家也不是你们限定的穷人!比如眼下这个交通错峰制度,你就只能在你北京市的党政机关内施行,无法干预中直机关及企事业。
    但是呢,得风气之先的,还往往就是这些有政策透视力的,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当北京小市民以“29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也太贵”为由而拒绝购买时,大量的经适房被机关干部们买走。当年买回龙观西三旗那些房子,都不需要作假不需要排号不需要抽签。所以说,一味地指责公务员骗购经适房是没有多少道理的。当年,新世纪之初吧,只要持有北京市户口,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买到。因为大量的北京穷人不肯买或无钱买,这些早期买经适房的干部还算是给了北京市政府面子呢。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住在经适房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有2套以上的住房。他们或租或卖,都在北京市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了几十万到一两百万的收益。现在,大量的经适房通过补交土地费获得了从二奶转为正室的机会,经适房可以华丽转身为合法的商品房公开挂牌出售。
    在这样愚蠢政策的感召下,完全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那些千乡万镇的小产权房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从三奶扶为正室。政策,和粪土还有什么区别!
    在舆论监督下,肇始于北京的这个漏洞百出的经适房制度,也因为洋相百出终于到了受清算的时候。


房事话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