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庆:如何保持高度专注


如何保持高度专注

作者 曾军庆

达芬奇,这位人类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人,说过一句他成功的秘诀:“凡是吵吵闹闹的地方就没有真正的学问”。

《策略性思维》的作者的观点与此惊人相似:很多很多有成就的人物在他们工作时都能保持高度的专注,高度的专注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做到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呢?如何保持高度专注呢?达芬奇显然只是指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指在工作或学习环境方面,必须要找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thinkmost认为,内在的心理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

 内在的心理建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道的层面,即价值观方面。二是术的层面,即心理学技术的运用。

价值观就是道。道讲究境界。最高的境界当然是要达到一种所谓的超脱的境界,这样才不会浮躁。浮躁的人不可能静下心专注到工作上。“超脱”这两个字到底作何解释?thinkmost认为,“超脱”等于“超越”加“脱俗”。什么叫价值观?就是你认为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你的有关的这个问题的见解就是叫价值观了。超脱的价值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策略性思维》的作者认为,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获得物质成就,那么不能叫超脱。thinkmost表示赞同,看看爱因斯坦、达芬奇或斯宾诺莎或凡高或者洛克菲勒,有谁是真正把获得物质成就当作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的?与此不同的是,这个作者还认为,如果把追求生活的质量的提升(不等同于物质成就,thinkmost理解应该包括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个人性格力量的增长和家庭看作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超脱。

按thinkmost自己的框架,要做到超脱有三点:其一是超越物质依赖,这一点跟《策略性思维》的作者论述的内涵完全一致。其二是超越恐惧。这一点前些天有一些思考,还没有完全整理好思路。其三是超越利己主义。

心理学技术比如放松的技术、想象的技术、甚至催眠的技术等,这些是术。这些在那本书里没提到。在《西藏生死书》这些佛教书籍、道家的典籍、西方超个人心理学以及N多一般心理学畅销书里有很多论述。

在思考如何保持高度专注这个问题时,thinkmost很自然会想起自己经历中有过的高度集中的时刻以及无法集中精力的痛苦的经历。若是理解了高度专注跟工作或学习或工作成就的关系后,就更加能理解自己过去工作业绩或学习成绩好坏与否的原因了。

关于保持高度专注的技术,现在能立即想到的,有这么几种:

(1)腹式呼吸法确实是使自己在阅读专业的资料时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好办法。

(2)如果有条件到安静的地方工作或学习,就尽量到那个地方,外在的环境真的很重要,时间也是浪费不起的。呵呵,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人要隐居。(这个世界太喧嚣了!)

(3)想象自己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的样子。比如想象自己就是所工作的屋子里的空气,漂浮在空气里。      

(4)比如在阅读时,想象自己彻底变成了书里面的文字和字母。甚至想象自己进入了书里所描述的世界,在和著作者交谈,和书里面的人物进行交谈和表演。

(5)保持放松舒适的坐姿很重要,充分放松自己的身心很重要。能有按摩的设备更好。

(6)一次只重点做一件事情。拿破仑希尔提到的一个方法是工作舱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封闭在一个工作舱里,只专心做着手头的事情,其他的一切忧虑焦虑挂念都隔离。

(7)对工作必须设置期限,并且对产出结果有一个具体的说明。这样能适当增强紧迫感。但对于一些复杂性的工作,动机和紧迫性太强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成果是呈一个抛物线的曲线关系。

(8)平常的训练:形象控制训练。日本一个心理学家特别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