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追捕”案,已成“多输”局面


今天《人民网》上一篇题为《郧西县公安局被责令向发帖批领导遭拘青年赔礼道歉》的文章披露,十堰市公安局就郧西县公安局“跨地追捕”事件作出决定:经审查复核,该案的办理违反了公安机关办案程序规定。市公安局决定责令郧西县公安局:1、依法撤销对陈永刚行政拘留的决定;2、向陈永刚赔礼道歉,并依照法律规定对陈永刚予以国家赔偿;3、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面对这样的处理决定,事件的是非曲折应该非常明晰了。可今天《新京报》发表的一则题为《郧西回应跨境追捕发帖人:放人是迫于网上压力》的文章,却披露了作为报案(报案还是指示?)人之一的郧西县县委书记叶战平,对十堰市公安局有关“跨地追捕事件”处理结果的不满。叶战平认为“没想到网上压力这样大,后面有些被动。”言下之意,郧西县对陈永刚的处理,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自己事先“考虑得不够周全”。

而作为该事件的主角,陈永刚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说:“拘留8日一事可以告一段落。但是发帖质疑的形象工程还没有回复。”并坦言:今后“对政府不当的(工作)不会再采取网络公开批评的方式,因为这对大家都有伤害。我会采取递交材料这样正规的方式来处理。”

作为一名资深网友,我似乎读懂了陈永刚心中的“伤害”,但也不可能全懂。因为如果陈永刚未经历过这次已经被上级公安机关定性为“错案”的抓捕事件,他是绝对不可能有如此“悔意”的。

纵观该事件的处理轨迹,绝对是造成了一种“多输”的局面。作为举报人的县委书记、副县长等官员,在事件结果出来后,肯定是有失体面,相对于刚刚发生的“短信门”男主角来说,他们根本不值得去报案;而作为郧西县公安局,办错案并被网上通报,“替人受过”的感觉一定非常不好;而陈永刚如今也是很累、很疲惫,更是感受很深。

其实,“跨地追捕”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政府的形象。

“跨地追捕”事件再次告诉大家,官员不能随意拍脑袋。温总理都在努力“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而一些“七品小官”却希图控制舆论,我希望这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