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科普展览频出呼吁保护生态
投资450亿美元保护生态 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
每经记者 伍承波 发自上海
今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与此相关的各种展览今年在全国各地频繁推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了解到,仅在上海科技馆,从四月开始就有两场与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相关的展览,一个是刚刚开展的“深海奇珍”海洋生物展,另外一个是6月份即将推出的极地科普展。其中“深海奇珍”海洋生物展将长达5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五月份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其他生物多样性展览。
记者了解到,“深海奇珍”海洋生物展共展出12种来自大型深海、13种来自中型深海和18种来自小型深海生物标本,以及67张以背光投影的高清晰度深海生物照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濒临绝迹的海洋生物标本,由上海科技馆从法国引进。
“深海奇珍”海洋生物展策划人,来自法国BLOOM非营利组织创办人克莱尔.露芙安(Claire Nouvian)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过对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标本进行展览,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海洋生物的保护。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此前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有专家称,生物多样性还能促进全世界的粮食安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仅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就会导致2万亿到4.5万亿美元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每年对自然保护区投资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到2010 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流失快速流失的趋势。2005年,来自世界各国的15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纽约举行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又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
为了让人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推动各方迅速采取行动,联大在2006年通过决议,将2010年设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机构政策专家张风春博士称,据估算,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为每年4.6万亿美元,已接近2009年中国4.92万亿美元的GDP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