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托夫·金)科技发展,贪婪扩张,世界险象环生;共赴危难, 独善其身,人类何去何从;减速科技,资源整合,同话强世之路;美国领跑,欧盟接力,中国冲刺,世界跟进,全球步调,统一行动。
价值中国:我看到您的《强世大博弈》中有这样一个观点:高科技是现代危机的幕后推手和加速器。我们通常都认为高科技是现代文明的加速器,您这个观点很新 奇,怎么理解,您为什么这样认为? 克利斯托夫·金:从小时候我们就学到:人之初,性本善。人类的所有愿望都是 善良的,人类制造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人类带来利益,但是很多时候是事与愿违的,就像养一个孩子,我们对他细心的呵护,但是长大以后这个孩子可能就不再听从我 们管教了。 人类在早期对高科技认识不是很深刻,以为高科技只会给人类 带来利益而不会带来灾难,但是实际上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举一个例子,我在《强世大博弈》中反复讲到一个核扩散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丢 了两颗原子弹,一个丢在长崎,一个丢在广岛,当时那两颗原子弹不过才10000多TNT,当量已经非常低了,但是它已经可以非常轻易的抹去一个中 等城市。而现在的原子弹爆炸当量数百万千万吨TNT的 比比皆是,且在商品市场上随手可得,毫无技术与买卖的障碍。 现在核武器已经不是一个高科技了,任何国家都可以做到,比 如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朝鲜。目前日本和韩国还没有,但是像日本一年之内造出100颗根本不是问题。当今世界我们储备的核武器已经太多了,多到已经可以轻易毁掉整个地球的程度,而且随着科技发展的 话,这个原子弹的威力会越来越大,它的威力,发射装置都变得越来越强大,且更加便于携带,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一颗原子弹只有背包或是拳头大小的时候,那么 对这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说高科技是现代科技的幕后推手的原因。可 以说高科技,给人类带来无数的改变,提高人的效率,但是无数美好的东西抵不上它为人类带来的一个灾难,它是一个双刃剑,人们希望它不断变好的同时,它也在 向一个反方向发展。 价值中国:我看到您的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说到从加速高科技调整到减速高科技,并不影响人类现有的 生活品质、物质享受以及继续追求高额利益,请问您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高科技生产是与需求相关的,不管我们的高科技发展速度多么 快,我们的需求始终都是一种有价需求,否则,高科技的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也就是我所说要减速高科技的理论基础。 换句话讲,我们生产许多高科技产品,就需要人们相应的购买力、人体工学和资源来支撑它,以便高科技更快地向前发展。 购买力,打个比方,比如工资可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三十地增 长,而且经济不好的时候还要减工资,甚至裁员。人们的购买力会受到这一限制;但是高科技却可以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两百的增长。所以,购买力永远跟不上生产 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 第二个因素是人体工学的概念,我们人类作为最主要的需求 体。如同电脑做的太大了,携带会很不方便;做的太小了,观看效果又不好。人体工学就是说你可以一天吃五顿饭,但是你能够吃五顿饭,六顿饭吗?人的需求还是 有限的,我们任何高科技的产出都要满足人类这唯一的需求体。 第三个因素就是资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但高科技是一 个无穷开发的过程。举个例子:在人类工业革命之前那个漫长的时间里,我们没有机械,用石头、木头做成的工具去劳动,根本不可能把资源开发完。高科技作为一 种生产力,使供需关系,极大地,逐步的,持续的向生产方面去倾斜,使生产永远大于需求。 需求受这三大因素的制约,而生产又是高速的,无序的,非理 性化的发展,于是便使得二者之间永无交集。我认为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危机。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减速高科技并不是要停止高科技,而是将 它的速度放缓,将它从人类的贪婪、企业的唯利是图剥离开来,把它的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和谐大自然上面来。 价值中国:您说第四代科技大潮是只窥树木、不见森林,那么您眼中的第四代科技革命应该是什么样的 呢?第四代科技革命应该为人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克里斯托夫·金:第四代高科技是一个谜,人们憧憬第四代高科技,就如同许多 学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在憧憬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当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人们都十分振奋。但是人类通常都比较短视,却又希望看到更长远的东西。 首先我认为讲到第四代高科技,必须是一代全新的高科技。我 们通常所说的新能源或是其它什么高科技,那都只是在某一个领域的巨大发展,并不是一代高科技,这些发展都要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回顾一下第 三次科技革命,它是计算机和网际网络为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且电脑和网际网络是可以深入到所有层面的。 说起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前我访问过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的老 板,在问到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时候,他们没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是新能源,但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新能源了。即使又出现了新能源,也不能是 像计算机、网际网络一样深入人心的产品。即使是出现了新的能源,也只能是一个中间产品,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终端产品,又哪里会形成什么第四次科技革命呢。我 们不论怎样想,也不能想到什么终端产品会像计算机、电力一样深入人心。 所以我认为只有当像计算机这样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 域的高科技终端产品出现的时候,才可以说得上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但是现在说起第四次科技革命,我的答案是没有。 价值中国:减速高科技为了促使高科技尖端武器更有效 地“以善治恶”而不是“滥杀无辜”,对于您所说的要以善治恶,而不是滥杀无辜我非常认同,但人们普遍认为高科技只是一种工具,至于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在于 使用的人,而不是在于高科技本身,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克里斯托夫·金:使用高科技还是在于人,还是应该从人做起,从精神上的升华 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建立一种大爱的体系,这一超脱物质上的需求。 高科技使得人类不断扩大摄取的欲望,需要更多的东西,更多 的物质,这就是高科技所要达到的目的,就像我们理想状态下的,按钮一按,想要东西就都来了。 我们看待任何高科技的时候,都要考虑供需的问题,生产的东 西必须要刚好满足人的需要。我所说到的不能滥杀无辜必须是我们人从精神上提高境界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说到要大爱无垠。比如许多企业家要去捐款,因为他知 道他的钱是来自社会,来自人民,所以他就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只有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才能对减速高科技,对环境污染产生更大的社会责任,对这些社 会问题才会更加的关注。我认为现在的国家都不应该独善其身,而应当更加关注我们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 步,只有人类的贪婪是没有进化的,即使进化也是向相反的方向进化的。大到国家方面也是如此,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王朝攻灭另一个王朝,扩大自己 的疆土。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领域都拥有决定权,这就是贪婪在国家层面的一种体现。就如同三国曹操所言: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右,复望西 蜀。这也正是人们为什么要讲究爱国,讲究奉献,讲究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也正是为什么温总理在地震的时候要亲临灾区第一线的原因。在高科技的问题上,我们 也应当强调提升精神方面的作用来实现我们所说的“以善制恶”而不是“滥杀无辜”。 克里斯托夫·金:在美国的硅谷,是一个中国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每 天都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去那里请一些华裔人才到中国来,在中国的大学或是企业中担任相应的职位。这一现象也是由于中国学术界比较浮躁导致的,中国现在的环 境很难使人真正去全心全意的做学问。 中国著名的科学巨匠钱学森临终前给温家宝总理写过一封信, 说到:很遗憾,中国没有培养顶级人才的土壤。我曾经访问过一位北大的系主任,我问他带多少研究生?他笑了笑,说让我猜猜看。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本着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我猜五个。结果他说我猜的太少了,他居然带了一百二十个研究生。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目前面临的形式很严峻,而改 变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需要改变人的精神、文化、习惯许多问题,所以要改变教育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另外,现在社会对学者的诱惑力太大,如果专心搞学术,一个 月还不如走穴一次挣得钱多,使学者们很难安心做学问。 中国顶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成百上千万的科研大军,才能从中 沉淀出几个顶级人才。再有,中国在政府官员的头衔背后,通 中国的教育形势严峻,改革非短时间所能见效。而中国的发展 又需要很多的优秀人才,那么,中国就需要像美国一样,广泛引进各民族的优秀人才,并不局限于我们的炎黄子孙。首先,这样做既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人 才,又可以在国际政治中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比如,二三十年以前,中国很少有人到美国去,美中关系十分僵化。而现在中国在美国的人越来越多,中美关系就缓 和很多了。这就需要我们显示出民族的包容性,容许文化的多元化。其次,我们现在的背景是全球经济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互补的。从产业链角度来说, 没有国家能够将设计、运输、组装、销售都由自己来完成。即使可以,那生产的东西也不会有更大的市场。我们将产品销往哪里就要相应的根据那里的文化来设计相 应的产品,引进多民族的人才则刚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再有我国本身就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即使是其他国家民族的人才,也可以使之变成中国的人才。我国应该仿效唐代,不要把这些其他民族 看成问题的一部分,而应当把他们看成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克利斯托夫·金:我认为首先人类应该是有责任感的,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地球 村民,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有责任来维护地球的安全。第二我们现在要整合全球资源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不能说因为困难,因为它现在不能实行,或是暂时不能 实行,我们就放弃它,这不该是我们人类应有的态度。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类的,关系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代,我们以后无数代的问题。我们人类以后可 能还会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所以必须有人来提出这一问题,来深化这一问题。目前这一课题才刚刚开始,但是我想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这会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课 题。因为只要人类还存在,人类就需要呵护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面对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从人类的职责和责任这一角度出 发,来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人类才会有希望。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全球资源重新整合这一概念呢?我们知道世 界现在设有联合国这一机构,但是联合国本身不是一个实体,它没有军队,它是靠其他国家每年为它捐款来支撑,而且它本身又是坐落在美国,很多决定受美国的左 右很大。而现在的世界又矛盾多多,其实不要说世界,就是我们的家庭,三口之家,五口之家,还会有许多的矛盾,更何况是将全世界的资源重新整合。要将不同种 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家、不同贫富的人整合在一起,的确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我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但是我认为如果要解决它,就应该有一个强世的概 念。我们讲到全球步调的时候,要充分理解这其中的矛盾,然后进行充分的整合,不能因为这其中有矛盾,我们就不提出这个问题。 我之前提到的强国只是强调一个国家的个体的概念,比如说独 善其身、一枝独秀,然而这些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的。在政治上,任何一个政治问题都要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经济上的全球化,迪拜的房地产的危机,许多 国家的股市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文化上各国相互交流日益频繁。这是都是全球的概念。当时我在写《剑指华尔街》的时候,重点强调了一个强国的概念,讲到抄底 美国华尔街,完全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强国的概念太狭隘了。于是我又提出了强世的概念,只有强世才能强国。 因此,第一,人类的良心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关注人类的发 展,不能因为全球资源整合的困难,我们就放弃去做这件事情。第二,理论上我们有可以操作的战略。即美国领跑,欧盟接力,中国冲刺,世界跟进,全球步调,统 一行动,这样的一个策略。当下的世界,需要美国来充当国际警察的角色,降低核武器带给这个世界的威胁。然后欧盟负责接下来的工作,中国因为上没有到达以上 两个国家和组织的高度,所以应当继续发展,以便将来完成最后的使命,然后引领世界统一步调,来完成全球资源整合这一目的。 这是一个期待,是一个方向。这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进来,来 讨论和实施这一话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后真正的实现我们所说的强世之路。强世其实是一个十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还有时间,人类还有时间。 克利斯托夫·金: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问题。联合国是在二战以后建立起的一个 国际组织,它完全靠其它国家的捐款来维持他的运转。在这样一个没有实体的机构领导下建立新的战略思想是很难的,我认为希望不是很大。而全球整合这件事本身 又十分困难,所以我认为需要一个新的领袖集团,将主要国家的领袖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强世的问题,共同来建立一个与联合国相关的,或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新的 智囊团。 我认为现在G5和G7等组织虽然已经存在,但是他们要么是一个经济组织,要么是一 个政治组织,而现在减速高科技和全球资源整合是一个将政治,经济等许多问题都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并非现有的组织所能解决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让更多有知 识,有智慧的人来共同探讨并解决这一问题,应该让人类社会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思考还不是很成熟,因为要真正解决世界问题是很困难的,我如果说现在就要怎么做,其实那并不客观。但是我有一个基本框架,即美国领 跑,欧盟接力,中国冲刺,世界跟进。当然还要将日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共同来完成强世战略。 克利斯托夫·金:提起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美国战略,我们通常都知道,冠 军只有一个,亚军也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并列第二名,那么就没有第三名。所以,我们应当明白中国和美国的较量是一个常态。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本身不希 望其他国家对它构成威胁,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首先,我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在五十年之间,但这恰恰说 明中国还有五十年的机会,中国至少还有五十年的时间可以发展,但是美国在今天不论经济、政治、高科技各个方面都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每向前发展一步都要付出 巨大的代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非常希望中国能成为它的战略伙伴。 其次,美国现在在实际充当世界警察,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太 多了。在现阶段,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很小的国家都有可能改变国际战略的格局。比如说朝鲜,核武器尚没有成型,但是就已经足以影响世界,使美国对之 束手无策。所以美国希望能够借助中国帮助来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当今的中国已经很强大了,美国现在独自对付朝鲜问题 都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要说远跨太平洋来对付日益强盛的中国了,两国如要对抗,定是两败俱伤。美国人已经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会提出中美共治。而温 家宝总理反对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提出的中美共治天下的格局将许多有实力的国家和地区都抛开,如俄罗斯、日本、欧盟,这样做会使中国成为众矢之的。 除了美国的战略外,我们还要理解中国的战略,现今中国的战 略依然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位,任何其他的问题都可以放于之后。比如美国利用对台军售、会见达赖这些问题,时常挑战中国,中国虽然每次都对其表示反对,但是 久而久之,美国已认定中国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态度上是很温和的,并不会采取什么报复性的行动。我同样也认为中国应当以经济发展为主,依然坚持邓小平所提出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的体制也决定中国并不想在国际社会当中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