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节能是目标也是趋势,政府节能办公更是表率与引领。虽说哥本哈根“七十七国集团”就节能减排因各自利益纷扰争吵不下,但节能毕竟是大势所趋,因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不断放大的商业目标,而传统能源的给予却已是在逐渐伸向边际,这能源与需求的一减一增,导致了节能、低碳的实践性向理性化凸显与增长。
中国本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常规的开源节流模式下,首先节能是必不可少的低碳执行方式。作为节能表率之一的首先是政府,政府办公在前些年已出台相关规范,在照明、空调、饮用水等办公设施上有一定的要求与措施,这在2007年5月21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中一览无余,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政府在节能实施中的决心之重。
上海相关政府部门节能方略
作为大都市的上海,消费人口众多,自然也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如何在日常能耗中节能自然也就成了一个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上海市卢湾区政府在对政府办公能耗综合考量后,基本可以确认公共照明、空调与开水设备这三项办公设施为能耗大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处理问题的常规,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办公节能改造的成本问题,不能因为节能改造而引发新的资源浪费的问题,所以节能回收效益是节能改造的首选方案。公共照明、公共开水器、中央空调是依次难度升高的改造项目,所以解决也是依次进行。
开水器是办公人员集聚场所日常饮用水的必需设备,因要满足大用水量的负荷需求,所以用电功率都较大,能耗相之为大,在公众场所虽不起眼,但确也是实实在在的能耗大户,所以对于开水器的节能改造就刻不容缓。相对于开水器的节能改造,不能单凭某些产品的节能介绍就盲目上,还得从节能性能测试做起,也就是对于节能效率及成本投入比有一个理性全面的把握。卢湾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综合了解了市场产品后,发现有保温水箱的开水器产品都存在一个保温能耗问题,且多少存有千滚水现象(需要保温即不可避免),机关单位用水时间相对比较分散,所以大量的能耗都浪费在了保温上(因为一天加在一起的用开水总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水箱式的保温工作却要一天到头),因此决定开水器节能项目改造就采用即开即用无保温水箱类型的节能开水器,因为没有保温能耗且即烧即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千滚水与阴阳水等健康难题,可以真正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目的。
而结果需要实际应用与比较才能确定,于是在2009年8月卢湾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比较后选用了上海一家公司生产的诺卫即开即用型节能开水器(型号为NV-T12-3),先行采购两台进行测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与水箱式加 热电开水器相比较,得到采样比较数据如下:
水箱式加热(保温型)电开水器:功率为380V、9KW,每楼层开水间一台,约80-100人左右使用开水,每工作日实际使用时长约为9小时,测试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该类型开水器用电值约为819千瓦时(度)。
即开即用型节能开水器:功率为380V、12KW,一楼层开水间一台,用开水人数也是80-100人左右,每工作日实际使用时长约为9小时,测试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该类型开水器用电值约为239千瓦时(度)。
可计算诺卫即开即用型节能开水器与当前保温水箱式开水器比较节能率为:
比较节能率=(P1- P2)÷P1×100% = (819-239)÷819×100% = 70.8%
如此案例单台开水器节能项目投资收益回报估值参照如下:
单台开水器年节约能源=改造前年耗能-改造后年耗能=9828-2868 = 6960千瓦时(度)
单台开水器年节约能耗费用=年节能耗×商业电价=6960×1.0元/千瓦时=6960元RMB
经过测试与一段时间运行后,于是在2010年3月,上海卢湾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决定对整栋行政楼的开水器进行更换,至发稿日诺卫即开即用型节能开水器已在卢湾区政府行政办公大楼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改善身边能耗即是最实际的低碳行为
一台开水器的节能改造就可以得到如此大的节能效益,一幢行政办公大楼开水器的使用量一般在20~30台左右,则一幢办公楼其年度仅开水器一项就可节约能耗多达139200~208800千瓦时,一座大都市办公楼、商务楼鳞次栉比,若政府先行,商务节能的低碳行为就不是空谈。国家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关闭小火电厂,是各级政府的焦点之一,因为小火电的应急作用本身是能耗大户,又属于资源重叠浪费的状况,自然是每地政府减排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形的小火电可发现易关闭,毕竟数量有限,而身边很多隐形的类小火电能耗,确不是易关注到的,对于公众消费大能耗产品,数量多且能耗大,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很庞大的能耗数字,上述开水器一例就是很好的旁证,关注身边的这些能耗消费,也就是在关闭那些隐形的“小火电厂”,这也正是让关注实际效益与价值上升到可执行层面。
所谓的节能本应多从身边习惯性能耗消费开始,往往那些日常的能耗却是我们最需要节能的目标,新能源的开发只是节能的一支,传统能耗设备的改造也一样为低碳社会贡献良多,我们的目光不要只盯着新能源、新材料,大众消费领域内的传统能耗改造是今天的、是可操作的必然文章;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应用只能是明天的、是未来的一个取向。所以算细账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诸多能耗之事,低碳行为需要务实,低碳不是空谈不是锦上添花,而恰是最实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