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个伟大的企业,马云是个值得尊敬的成功企业家。
不管是在企业文化上,还是在营销策略与团队精神上,阿里巴巴都有很值得借鉴的地方;不管是从个人魅力上,还是智慧与决策上,以及战略高度的把握等方面,马云都有颇为我们学习的地方,市场上褒扬之声以及很多了,在这里希望从另一个视角探讨那些曾经被大家忽略的东西。
本篇文章从资金的角度,以阿里巴巴的成长道路为例,看洋资本在中国IT与互联网领域之间的力量,以及洋东家与土掌柜的之间的关系。
一、创业团队面对资本的无奈与妥协:
第一次创办黄页的时候,马云、张英与何一冰、加上出资但不参与运营的宋卫星,4个人10万块钱;创业起步资金可谓捉襟见肘;
第二次是1999年初开始的18个人50万元,而且是团队共同持股,不搞东方家族企业。同样是在半年之后弹尽粮绝,不得不用从员工那里借钱的方式来发工资。
在资金方面,1999年10月融资之前,阿里巴巴随时都会死掉。
即使是在2500万美元、8200万美元依次到手,在用阿里巴巴的股权换取雅虎中国以及10亿美元之后,依然随时都会死掉。
马云认为,人是会换的,公司是永远的。只有放下控制权,树立分享的观念才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旦踏上了创业的道路,即使你再脆弱,都不能不去对许多事情承担其责任,比如你的决策、你的团队、你的客户、你的产品、你所面对的媒体、你所面对的行业主管机构、地方各方面政府等等。
一旦创业,你就如长大了的狐狸,需要独自承担这一切。这就是创业的不归路。
二、对阵孙正义——马云不可能胜利!
孙正义不仅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撑,而且有包括雅虎在内的众多的在互联网方面成功的投资,而且拥有NASDAQ在日本的决策权,假如是对手,从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条考虑,马云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而且,投资人从来都是用钱说话,优秀的创业团队是他们的优质资源,他们也不会针对他们有任何自我消耗。从这种角度而言,孙正义就不可能把马云当成对手,而是麾下的一员猛将。而且孙正义想得到的是电子商务的市场,不仅是日本的、中国台湾的、当然更包括中国大陆的。
但从本质上说,我们这些所谓的IT精英们,并非没有勇气与智慧,也并非没有坚韧和灵感,但最终是效力于那些海外资本,资本家们付给他们钱,他们成为或者努力或者让下属团队努力的“周扒皮”,客观的终极效果是把中国市场诞生的利益倾囊给了手中拿着花花绿绿钞票的人。虽然这说是买通有些让人伤心,但却是客观情况。
没有在场的人,都无法臆断马云在创业融资的时候是否真的那么潇洒,是否也有相当窘迫的时候,但从媒体与出版物所描述的,孙正义对马云的积极到甚至巴结的程度,让我们感觉到其渴望的内心感受,虽然他不直接参与运作,但比直接运作者还要迫切,毕竟资金是水,不用的时候是会蒸发消耗的;资金也是火,用了之后是会让人焦躁膨胀的。
三、孙正义的野心与胜利:
孙正义对阿里巴巴是图谋野心的。
比如在1999年10月第一次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就要49%的股权,那时的成本仅仅是3000万美元。因为马云嫌钱多(或者是股份被稀释得太多了)才少给了1000万。
2001年1月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到账,加上亚信等机构投资的500万美元。
马云手中有了2500万美元,就开始焦虑与膨胀,不管是搬到华星大厦办公,还是规范化制度建设,甚至是海外扩张,所犯的错误都是急功近利的跑马圈地。
因为有了钱,所以才会贪婪到扩大市场与规模,并失去耐心。因为有了钱,马云认为中国大陆仅仅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而已,阿里巴巴要的是放眼世界,挑战世界,真正做到打进全球市场。从拓展到台湾、日本、澳洲甚至美国。
虽然在互联网遭遇寒冬之前,阿里巴巴就及时提前刹车,在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上做出了三个B
孙正义的8200万美元到账,马云开始帮他做C
在那个时候,孙正义的软银与他投资的雅虎在阿里巴巴股权之和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集团自身了。而到阿里巴巴在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的时候,软银(29.3%)与雅虎(39%)的股权之和更是远远超过阿里巴巴集团(31.7%)了,马云个人的股权只剩下6.9842%的股份了。
虽然马云一直在宣称在电子商务市场要让中国保留话语权,但阿里巴巴是否是民族企业,这从内幕文件上已经得到结论;虽然马云一直在说,阿里巴巴不会让别人控股,但事实是,不管是第一批投入2000万美元,第二次投入8200万美元,第三次促成雅虎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并购的10亿美元,孙正义都是最大的赢家。虽然马云一再情调,融资的时候肯定不缺钱,不会因为钱而上市,但当他面对ebay易趣的重压的时候,难道不觉得自己资金实力弱吗?
杨致远摆脱了在中国门户市场的泥沼,不仅得以全身而退,而且如愿地让马云成为自己在雅虎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是其梦寐以求的愿望,从他们俩在第一次见面开始,杨致远就诚恳地邀请马云加盟,马云一直没有对杨致远正面表态,再说虽然只拥有35%的投票权,但毕竟拥有40%收益分配权,所以也是不小的收益。
所以从这种角度而言,孙正义得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号召力,他才是最大的赢家。杨致远的收益也不小。
阿里巴巴呢?得到了迅速做大的资金支撑,貌似也是赢家。
但在这三方协作之中,收益相对于孙正义与杨致远而言,还是小的,而且是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为砝码的收益,难免让人扼腕叹息,虽然这不赖阿里巴巴,毕竟中国在创业投资与创业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方面,一直没有国家性的支持。
四、创业者是在迷糊地烧钱还是被钱烧得迷糊?
企业有许多膨胀的表现,比如广告撒钱、团队臃肿、大办公室,超豪华装修,内地办事处林立,过早地开拓海外市场等等。马云一再说,钱多了未必是好事,马云的阿里巴巴犯了贪婪冒进的错。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每家创业公司都会经历这些步骤,没有钱的时候愁的是资金从哪里来,有钱之后又要提速,并在提速的同时注意安全。有了钱就需要扩充排场,就需要多聘用员工,花起钱来就大手大脚了许多,毕竟在资金方而言,时间与机会成本更主要一些。
作为创业者,你要搞清楚是你自己想给自己赚钱,还是想给投资人赚钱,或者是为客户赚钱。给自己赚钱会失去团队的支撑,给投资人赚钱会让投资人更贪婪,而自己得到的是“水涨船高”般的更大压力,为客户赚钱会让你越俎代庖,被客户拖死。
所以本人认为:得到资金支持的创业者,表面上是在烧钱,甚至迷糊地烧钱,其实是被钱烧的很迷糊。
五、土掌柜的如何应对洋东家施加的压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不单纯阿里巴巴,整个IT互联网行业,甚至各个行业都充斥着洋东家与土掌柜的之间的关系。但任何掌柜的与东家之间都存在着压力,洋东家给土掌柜施加的压力更大。
创业者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不缺钱了就开始有压力了。
但事实是:假如你不给投资人带来财务回报,他们随时会抛弃你,假如你不赶紧把钱花出去,你就会丧失时间与机会。
所以投资人往往很像是在赌场里给你提供高利贷的人,你要换取筹码就需要从他们手里借钱,你借的钱越多欠他们的本利就会越多。毕竟你赚的钱再多,都比不上本利之和多。
再说你还有要维持的团队,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你要需要应对地方官员以及主管机构的需求,满足他们在财税、就业与社会职能等方面的政绩的需求。所以创业其实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谓快乐仅仅是在初创的梦想激励下,起跑的瞬间,当然,那瞬间或许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天或者几个月,但创业态度却是需要伴随创业过程始终的。
任何资金方介入,都需要向创业企业派驻两方面的人,一个是董事,一个是财务总监。这两类人是代表投资人的利益的,是创业团队的Supervisor,是坐在你驾驶汽车的副驾驶座位上的人,是把你盯得汗流浃背甚至毛骨悚然的人,也是不可能对投资人说谎的人,假如说他们一定要选择忠诚于一方的话,那么所选择的肯定是投资人。因此需要你妥善对待这两类人。
创业者时刻要清醒地记得:
在投资人中, VC希望进入越早越好,PE希望进入的越晚越好;企业希望资金介入越早越好,投资人希望越晚越好,所以企业都在吹牛,投资人都很高调,企业希望出名,投资人希望获利;企业希望实现梦想,投资人始终保持理性,如此就会有太多的矛盾与关系失衡,投资人越来越强势,企业越来越弱势,双方都越来越浮躁。
六、赖谁呢?
这种洋东家与土掌柜的之间的关系,虽然诞生了一些貌似成功的上市公司,让凤毛麟角的创业团队得到了资金回报与可供创业梦想的人效法的偶像与标杆,但对中国经济与民族利益有着致命的伤害。
稍微细想,我们就不难看到:从前期的创投机制,到后期的IPO退出机制,再从企业注册与监管环境与金融支持,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是冰火两重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也使得外资,从一开始就强烈建议创业者在香港、百慕大、Virgins等地方建立海外架构,并通过天使、VC、PE等身份阶段性地不断地参股、控股甚至收购民间的IT与网络公司,并给他们指引出了面向NASDAQ与香港等上市之路。
这就无一例外地让创业者沦落成为国际资本的职业经理人,最终如王志东一样被踢出董事会,这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就是创业团队的退出。或许王志东离开新浪,是一种“良心发现”,以求得不再为国际资本打工的自由之身。
所以,从国进民退的趋势,到海外投资人进创业者退出的迹象,中国未来的发展势必要呈现外资与国资抗衡的局面。在这样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创业者以经验、人脉、专业、技术等为标的,帮助外资打下中国的市场,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败类,还是交给历史去评说吧;而国资以政策为依托,逐步放弃阻击的阵地。
中国的市场就是如此被外资蚕食的。
当我们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所盯着的都是金钱财富的时候,所谓卖国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这是最为让人郁闷的。
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是不完善的市场与金融环境还是国策的指导方向错误?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肯定不是那些优秀的创业者,而是其他难以控制的因素。
——赖谁呢!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