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预售七大新政点中高房价死穴


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共分七大要点,此七大新政点中高房价死穴。

1、要求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购房实名制可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投机、投资性需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官员购房。故,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购房需求,从而令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这样,房价必将下跌。

  2、通知说,各地要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要求,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限定预售规模利于促使开发商加快推盘速度,这样,开发商以前所惯用的分批、多次开盘,制造恐慌气氛的伎俩就难以得逞,消费者就不会盲目选房,房价必将出现理性回调。

  3、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住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住房。预售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摊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等。预售方案中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强化预售方案管理,便于增强开发商的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开发商销售欺诈的可能。

  4、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明确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确保预售资金用于项目工程建设。预售款第三方监管一直是笔者所倡导的,因为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购房者的风险,与此同时,预售款第三方监管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令开发商加快推盘速度并降低获利预期,这样,将利于房价理性回调。

  5、通知要求,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包括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已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已落实。由于消费者在商品房预售期间很难直观地看到房屋品质及相关状况,这样,在购买时就存在相当大的风险。而一旦政府能够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则消费者在购房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而作为开发商,也必将加强质量管理和责任意识,从而利于其理性经营,在理性的经营心态下,房价必将出现理性回调。

  6、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商品住房竣工验收管理,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各地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住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强化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机制,鼓励各地推行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金制度。此政策一旦贯彻执行,开发商必将更加注重品质管理,必将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这样,就必然将摈弃暴利心态,利于其理性定价,从而利于房价下跌。

  7、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在近期对所有在建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项目,要责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公开销售。此政策一旦贯彻执行,则开发商必然不敢再捂盘惜售,必将加快推盘进度,房价下跌也将是必然的事。

    综上,住建部此番新政点中高房价死穴,房价必将于4月下旬开始下跌,在现有政策作用下,二季度一线城市将出现20%以上的跌幅,二、三线城市将至少出现15%的跌幅,那些在2009年上涨过快的城市,不排除出现30%以上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