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化鲁
管理规范化的导入实施,目的是谋求基础管理的改善。要有所改善,并力求实现最大程度的改善,这就必须首先明确问题,以保证所选择的措施方法具体充分的针对性。决策制定管理规范化也不例外。决策制定管理规范化要针对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十六个方面:
(1) 决策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对应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决策问题,具体承担信息收集、方案思考的责任。
(2) 决策制定拍板责任不明确,该拍板时没有人拍板,负责拍板的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由自己拍板决定,白白错过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3) 企业组织高层主管包揽了太多的决策责任,往往不免因为精力限制而使决策思考不严密、论证不充分。
(4) 不该放权的放了权,把应该由企业组织高层主管思考决策的问题,无计划、无目的地交由低层主管思考和决策,致使因为思考角度片面而失误。
(5) 决策制定过程随意,没有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决策方案的讨论论证过程,而用民主表决代替论证,不仅因此降低了决策质量,而且发生了失误,还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6) 企业组织目标体系不完整、不透明,对应贯彻决策的岗位员工,工作目标不明确,无所适从,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7) 对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的事件,因为存在有不确定性,就没有人事先进行思考,作出安排,一旦发生,不知所措,以至于一个很小的事件也演化成一个危及企业生存的大危机。
(8) 缺少对市场供求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分析预测,没有事先把握住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做出安排,一旦发生变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造成应对失误。
(9) 没有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整体发展目标,决策制定所要服务的目标不明确,不稳定,决策多变,甚至朝令夕改。
(10) 决策的制定,不重视决策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选择,而迷信自我直觉,凭直觉、拍脑袋决策,顾此失彼,造成失误。
(11) 决策权力过分集中,低层和基层岗位员工没有决策参与机会,对企业组织高层制定的决策不理解,也不支持,对决策的贯彻落实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决策的制定没有程序管理和决策制定过程记录,决策责任不清,出现决策失误,没有具体的人为之承担责任。
(13) 不重视决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用算卦、抛币等得到的与经营资源配置优化不相关的信息,填补和代替决策信息。
(14) 决策人武断专横,自以为是,用意气代替全面、科学的决策分析论证,盲目表决心、拍胸脯、死命令。
(15) 决策信息传递缺少控制,渠道混乱,小道消息满天飞,小道消息比正道消息还快。
(16) 决策顾问选择不当,把佛学、道学、易学等专业的文化学者,捧为经营专家,甚至把招摇撞骗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聘为企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