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行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是极品铁观音的发源地。20多年来,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实施“茶业富民”战略作为一号工程,做大做强茶业文章。至2008年底,全县茶叶主要种植品种为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大叶乌龙等六个国家级茶树良种,铁观音是其中最主要的种植品种。至200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量6万吨,涉茶行业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39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各类茶叶加工企业57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占15%;有80多万人口得益于茶产业,有30多万劳动力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茶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包装印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交通物流、餐饮旅馆、茶文化旅游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安溪茶业历经“千年累积,百年发展,十年飞跃”,也因此创造了全国县级茶园总面积、茶叶年产量、茶业总产值、茶业受益人口、茶业从业人员和茶叶产业化程度等多项产茶县全国前列的辉煌成绩。
安溪县历年来的获奖殊荣数不胜数。1995年3月,安溪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0年9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铁观音发源地”;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被确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重点茶市”;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3年,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称号;2005年安溪铁观音成为我国第一枚涉茶驰名商标,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2008年,“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由国家文化部推荐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荣获“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最具贡献力品牌”和“2008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等骄人的奖项。
2009年安溪茶业喜讯接连不断。铁观音秋茶价格约上扬7%-8%,总体质量明显提升,茶叶出口也稳定增长。来自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战略合作伙伴,都看好安溪铁观音的发展前景。目前安溪茶园总面积、年茶叶总产量、涉茶总产值等多项茶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铁观音更是摘取中国茶业界两个“第一”荣耀:“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首位”和2009年“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首位。
压力也是动力。如何把茶叶产业继续向前推,是摆在安溪县政府和众多从业人员的面前的一个光荣而艰巨的问题。现任的安溪县李建辉县长面对处在高位爬坡的安溪茶业,在寻找发展方向、选择提升方法时,做出“忧患、梦想、担当”发展茶业的三大战略思考,提出了十个“要”:要有国际视野、环球眼光;要突破只会做小茶商,不会做大品牌的局限;要突破只会做传统茶叶,不会做现代大茶业的局限;要突破只会靠自我积累缓慢发展,不会借助外力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局限;要突破只会争夺消费者,不会创造消费者的局限;要突破只注重产品竞争,不注重人才竞争、营销竞争和服务竞争的局限;要建成国家茶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两个国字号茶检中心,检测能力处于国内同类检验机构的领先水平;要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推广华虹联作制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茶业发展等等具有发展战略眼光的举措和设想。
安溪——中国铁观音的故乡,明天会更好!
安溪铁观音行业的发展现状
评论
7 views
五湖四海皆入韵,万水千山总关情。更多咨讯敬请浏览儒家茶业官方网站:www.rj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