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对儿子的忏悔
• 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傅雷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家教方法也被无数中国家庭仿效。
•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却深受悔恨的折磨。60年代,他在给已经留学苏联的傅雷的信中写道:
• “儿子,昨晚上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
• 傅雷对儿子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发就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 “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会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
• 我们现在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这种“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你想过没有,你有傅雷那样的学识和严谨的学风吗?你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教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
• 傅雷接着写道:“孩子,尽管我能够埋葬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我的内疚和悔恨。孩子啊,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
• 傅聪收到父亲的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等于没有孩子,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他却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 可见中国的父母内心里对孩子有多么深切的爱。遗憾的是,不会爱孩子,造成了许多家庭亲子之间的隔阂,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家长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