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阿凡达了吗?


2009年的互联网出现了很多被网民奉为经典的语句——“打酱油”“躲猫猫”“被就业”“欺实马”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曾经震惊人们视线的词汇,都是如实反映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进入2010年,互联网上又掀起了一次蓝色浪潮,那就是“阿凡达”在网络上的泛滥,然而此次事件却纯属娱乐,与社会现实无关。

“阿凡达”已经过去多日了,但其留下的故事却给我们以启发。

百度一下,找到的阿凡达相关网页多达9,210,000篇。在谷歌上搜索阿凡达获得约 18,400,000 条结果。最近的互联网简直成了阿凡达的天下,就连“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都被阿凡达成了蓝脸儿的精灵摸样。

对此我们不得不感慨于互联网的强大,同时也在思索是什么使人们对阿凡达如此热衷?

泰丰传媒认为:此次互联网上的“阿凡达事件”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商业炒作事件,也是近年来互联网上一次最成功的商业推广的典范。人们对阿凡达的热衷是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此次互联网阿凡达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一个发表见解意见的场所的同时,又是如何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从互联网诞生,人类社会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似乎人们从此再也不用受信息闭塞的束缚,完全进入到一个自由自主的时代。但是“阿凡达”事件的出现却显示出即便是这个无边无际的互联网也存在被人所操控的可能。他们可以通过掌握的巨大资源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大大影响互联网的传播内容,使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谋求利益的工具。反观普通大众,当无穷无尽的同一主题的信息出现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人能保持冷静而不受其影响,又有多少人能够深入去研究这背后隐藏的必然。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无论思想和行动都不受会别人的左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事实上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但又别无选择的钻进了别人的“圈套”,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别人的意图在进展。有人了:说这有什么不好的吗?确实,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明确的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无论人们最后的行为是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选择,一种是不是要顺应别人的意思而自己采取行动的选择。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推动着我们的生命不断前进。

泰丰传媒想说的是:

当你在网上浏览阿凡达新闻,在冷风中等待阿凡达售票,在把钱交给售票员换回一张影票的时候,在影院里观看阿凡达电影,在和朋友谈论阿凡达的时候,你知道自己被“阿凡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