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中国接下来几十年发展的最大瓶颈,牵涉的都是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改变起来确实不易。
浓厚的人文氛围、宽松的思想环境、灵活的培养模式、便利的学习资源、社会性地对教育与人才的注重与维护,凡此种种,都是需要一批批人站出来去不懈努力的。
历史的遗留、时代的现状、外来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聚合,使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道德准则、我们民族的精魂都还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未得良好的重塑。
也便造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很多被遗忘或丢掉了,外面很多好东西因为偏见与现状之类的因素也没学到。
这种状况,随着这个问题的凸显与时势的变化,应该会逐步地改善。不过,对教育这个动辄就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的问题,如今采取的慢动作自然是很难让人满意的。
政策的鼎力支持,会是一个很大的助力。如今做的显然还很不够,如战败之西德与日本那般地倾尽全力,也许才算得差强人意。毕竟我们的民族失去了太多、不该再失去。
社会上有识有力之人的大胆尝试,无疑将会起到一个先锋与探路的作用。国家要做的便是给予方便、加以扶植。
公立的无论如何终究难免过多的程式与限制,最优秀的大学所需要的宽松与灵活,无疑在私立的学校里才能真正完好地实现。
当几个先行者依着最纯净而完善地理念,构建起几所注重个性与探究、不受世俗与机制掣肘的殿堂后,接下来的事情便会容易些了吧。
时代给了我们种种限制,我们所能做的也便是尽力尽心去尝试了。说多了也无益,时下需要的是能够切实去做些事的人。当这么去做的人足够多了,状况便会逐渐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