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王益的内敛与张扬
杨于泽
证监会原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时下正在北京受审。检方指控他受贿三笔钱,共计1190多万元,他都一一认了。
此前人们街谈巷议的,是他半路杀出,鼓捣出一部交响组歌《神州颂》,被中国交响乐团当作主打节目,在京、沪、穗等一干城市巡演,半年内演出17场,可谓“盛矣极矣”。近日媒体又揭出,王益曾携两位女星出席深圳某百货公司开业典礼,百货公司老板给一星30万元,给另一星200万元。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王益此人过于张扬。带着交响乐团跑到各地吹吹打打,又在公开场合倚红偎翠,未免过分高调,甚至有些无所顾忌。一名副部级干部,也许还有后台,但如果老是过于抢眼,要是让人给惦记上了,在国家专政机器面前还是蛮脆弱的。
过去提起贪官,我们老是挑制度的毛病,看到王益这样无所顾忌的领导干部,我们不得不说,他们是把祖宗做官的箴言、周易的智慧、老庄的谆谆教诲太不当一回事了。常言说,枪打出头鸟,意思就是做人做官须低调。周易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老子论述“柔弱胜刚强”,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领导干部多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他们就可以少给自己惹来麻烦了。
这样一来,我们又不免担忧:如果贪官个个低调,时刻对法纪保持警惕,让自己深深地潜伏起来,我们的纪检和司法部门岂不是干瞪眼了吗?这也纯属多虑,其实贪官就是有他们的毛病,他们不是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只是他们实在是低调不下去,他们是不暴露自己不行。
王益担任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光华校友通讯》有一篇文章,题为《我们敬爱的王益老师》,文章说:“对于王益老师的身份,我们真的很难表述。金融家?音乐家?历史学人?”“对于王益老师的气质,我们真的很难分辨。诗人的率真和激情;历史学人的深邃和内敛;金融家的果断和严谨……”
校友们觉得王益“深邃和内敛”,这也不难想像。王益是副部级干部,有他登高一呼,40多个业界精英投奔光华EMBA而来,怕是光华同人对他也是仰视着的。他是有身份的人物,跟一般学生、学员和教授谅不至于推心置腹,双方有距离感。站在这种距离之外,王益自然显得内敛极了。
但在光华、北大及其校友们的仰视中,王益如何能够低调?他手握证券、银行业大权,用被处死厅官李真的话说,官做到这种级别,实际上已无监督,他的高调是命中注定的。他让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太平洋证券违规上市;他帮人贷款,拿的回扣都有630万元,则他给人弄到的贷款额度,我们可想而知;甚至他的孩子拿的压岁钱,都是以万美元计。如果这是高调,也不过是他对手中权力的行使,以及行使权力产生的一些附产品而已。
有着“历史学人的深邃和内敛”的王益,不会完全不懂周易、老庄的智慧。他之高调与张扬,存在一种合理解释:别人并不比他更低调,他不过是随波逐流。也许无人像他那样到处吹拉弹唱,但帮企业上市不是他的专利,给人弄贷款也是大家玩的游戏。他随波逐流地活着,只是用老百姓的眼光看来,他是过于张扬了。
如果王益辞去高位,放下权力,他大概可以围观赵益、钱益的好戏,对他们说三道四。若不然,商人围着他打转转,明星欲栖此高枝,连中国交响乐团也来索句索曲,他也算是“被张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