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啊转型-谁更适合做全产业链?


百度有啊被证实要转型。说明当年淘宝封杀百度,百度推出有啊的战争,以淘宝胜利而告终。

 

同样是互联网巨头,腾讯做什么,所有其他企业都会感到害怕,而百度做什么,最后都会被证实是一个笑话。

 

百度的收入模型=流量*单位流量的变现能力。凡是有助于提升单位流量变现能力的举措都会有积极的结果,比如凤巢,而无助于单位流量变现能力提升的举措最终都会被放弃,比如有啊。

 

百度依然应该考虑的是,在搜索的后端接入新的服务,提升单位流量的变现能力。新近上线的百度视频就是一个有益尝试,假定每次搜索付费点击为一元,而每次视频广告播放是2元,那么将搜索结果导入到百度视频就是一次升值行为,所以百度视频只能是hulu模式。

 

百度的后搜索产品还有诸多可供开发的空间。

 

但有啊不是这个路数,有啊做的不是广告价值提升,而是去提供具体的交易平台,并不符合百度的收入模型。

 

站在需求前端进行全产业链的编织工作通常并不能取得成功。沃尔玛,苏宁都做不到,甚至强大如中国移动都无法做到,相反,处在资源端的企业可以做全产业链的尝试,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的垄断性。因为谁也无法垄断用户,但是资源的垄断确是有政策法规契约予以强力保证的。

 

没准有啊会变成CPS的平台,至少比C2C靠点谱,说到底,搜索的需求,就是信息的需求,而非交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