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共生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忍睹的残杀、势不两立的竞争、“损人利己”的寄生早已是司空见惯,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狡诈、欺骗、诱惑、设置陷井等手段更是习以为常。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除了激烈对抗的一面,还有和谐共存、互相帮助和互相依赖的一面。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有时竟能达到如此密切的程度,以致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无法生存,这就是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

  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L.Margulis)博士根据她多年研究的结果,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她说:“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

  “共生”一词的希腊文的原义就是“共同生存”。

共生一词在英文或是希腊文中,字面意义就是“共同”和“生活”,这是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吞噬行为。术语“宿主”通常被用来指共生关系中较大的成员,较小者称为“共生体”。共生依照位置可以分为外共生、内共生。就外共生而言,共生体生活在宿主的表面,包括消化道的内表面或是外分泌腺体的导管。而在内共生,共生体生活在宿主的细胞内或是个体身体内部但是在细胞外都有可能。20世纪末的科学家研究结果推测,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粒线体也可能是内共生的形式之一。

  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L.Margulis)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她说:“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而依照对共生关系的生物体利弊关系而言,共生又可依照以下几种形式的共生关系分类:

  寄生:一种生物寄附于另一种生物身体内部或表面,利用被寄附的生物的养分生存(+-)

  互利共生:共生的生物体成员彼此都得到好处(++)

  竞争共生:双方都受损(--)

  片利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益,却对另一方没有影响(+0)

  偏害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害,对其他共生线的成员则没有影响(-0)

  无关共生:双方都无益无损(00)